第四百七十二章,愤怒的柳家(5 / 6)

侯门纪事 淼仔 11111 字 2016-09-18

倒把全学里的人都带坏。小二说咱们几家联合办家学,我听到后一夜没睡好,有状元公当老师,咱们几家的子孙们还愁吗?”

两个人在这里大笑,进客厅坐下,也给小二备的有礼物。

没多久,又到了城外的亲戚们。袁训是最后一个到的,进门就让小二抱怨:“你当将军的时候校场点兵,来晚了怎么罚?”

袁训笑道:“你罚梁山老王爷去,他先点的兵,点我们加福女将军去念书,我先把女儿送去,再过来就这个时辰。”

字也不会认的加福最近念书,是亲戚们中间的一段佳话。大家笑上一回,让袁训坐下,都来听小二说话。

小二清清嗓子:“咳咳。”

他的哥哥和袁训先不捧场,嘻嘻笑着。落小二一个大白眼儿,小二才开始说。

“我粗略地算过,咱们几家加上亲戚里的孩子,总有数百。”

这话没有人异议,小二说的是加上亲戚们的孩子。如宝珠的亲戚掌珠玉珠明珠也有孩子。玉珠府上还有好几个。这样的把姻亲也算进去,是有好几百。

“该进学的总有几十个,进过学又遇上糊涂先生,遇上管不住先生的又有一批。上个月有人为他们家孩子来请教我,吹嘘说是天才,让我单独教他。我想这样的事情以后越来越多,有教别人孩子的功夫,不如自己家里抓起来。”

董大学士和老侯颔首,南安侯袁训说好。

“想来没有人不答应,不答应你说不来好了。如今是把几件子事情说好,就可以办起来。”

大家聚精会神。

小二扳手指:“一,是地方。不能只看眼前,要想到以后来的人比现在算的多,这么大的地方,是另买房子另起一处,这就要大家出银子。还是放在我家里,还是南安侯兄长家腾出地方,还是董祖父家里,还是袁兄……。”

“我家地方大。”袁训接话,大家一起同意。

“这二是有了地方,茶饭炭火可不能全由一家出。学里中午都有一顿饭,不然城外的学生不能回家吃饭,就是自己带,也得有个炭火炉子能蒸能热。这炭火也是钱,管炭火的人,和扫地的看门的人,也要有月钱。学里还要有茶水,这也是钱。这是大家对份子出来?还是各家轮流转?”

董大学士看看坐这里的人,也是有一些城外的亲戚不能算很有余钱。他就只看阮家、南安侯和袁训。

“说起来你我几家都出得起,一年不过数百两银子。这样吧,咱们认下。”

阮梁明、南安侯和袁训都说行。

小二平时是个只钻在书里面的人,但真的考虑起事情,半点不少。闻言,他就银钱上面还有话。

“议定咱们几家出,但这钱是事先估出来数目,给学里支领着用,短少的时候再随时各家支用,还是哪一家先管起来,到月中到年中再分摊下去?”

董大学士笑道:“小二,你不应该在国子监为官,你应该去户部算钱粮。看你想的多周到,当个管家绰绰有余。”

小二咧一咧嘴:“多谢祖父教导,等我国子监里吃不下去饭,我就去管你的家。”

笑上几声,靖远老侯慢慢地算着:“小二想的是不错,如今咱们事先不能知道去多少个人?这茶水炭火午饭要费多少钱米,这事先预估出数目呢,就会有不足,或是富余出来。富余出来还好,当月不足,学里就为难。是往我家里要,还是去小袁府上要?依我看,不如轮流的一年一家的管起来,到年底的时候再分摊,这一年不管学里缺什么,只管他家要去,你们看怎么样?”

几家都不缺钱用,这一条也都赞成。

袁训就盘算地方,把园子里划一处安上角门用来念书,还是在家里分出来。

董大学士就和孙子们说曾孙们哪几个可以说下,安置好就每天过去。

南安侯也和阮梁明说着的时候,小二又开了口。

他的意见得到响应,小二摇头晃脑有得瑟:“慢来慢来,且慢商议,我还有话没有说完。这先生的事情咱们还没有议定。”

袁训道:“你说请谁就请谁,你相中的人不会有错,还商议什么。”

小二继续晃脑袋:“非也非也,这请先生也是我要说的大事情。”

他的爹听过都不以为然:“先生你当家做主说是。”

小二露出不满,轻叹:“哎哟,看来我这件事情办得就没有别人先想过。”

袁训笑骂:“说你的吧,不是都在这儿听着,又贬低人就不好。”

小二没好气:“那你听着,从去年我就遇到本家的念书人,秋闱落了第的,春闱也一般的,殿试屡屡不中,没思绪的。我抽考了几个,文章通,只怕是时运不通。有些家里没有一直赶考的钱,我看着可惜。有心帮忙,帮不了许多。不如都请来,袁兄和南安侯兄长出题,考得过去的就到学里当先生,按月给些钱米,也算帮人一回。”

客厅上哄然大笑出来,董大学士恭喜阮老侯生了一个又一个好儿子,袁训和南安侯则一起笑骂:“你出题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