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感情。
现在老国公夫人有了,说明舅父心中有她。袁训不能接受,这跟卧榻旁边有人是一样的感觉。
他再成熟,也有他脆弱的一面。舅父是他的父亲,这感觉跟他多个后母出来一样。
好半天,在宝珠的哄劝下,袁训心情慢慢过来。打起精神再看一遍,无奈的干咽口唾沫。
他要接舅父,也会接老国公夫人。但当时心里可没把她当一回事情,现在却是变了样子。她和舅父有情意,袁训叹气,从此以后在心里也要正视她了。
拿上信去给袁夫人看,指望袁夫人能说些什么。袁夫人也是诧异的,但还能笑得出来:“回信说我恭喜。”
袁训干巴巴:“母亲自己不回吗?”袁夫人紧紧闭上嘴。对这对母子来说,是原谅她容易,装大度也容易,偶尔接受也行。但打开心门让她长驱直入,真心实意成为一家人,都很突然。
辅国公早就料到,所以一拖再拖不肯写信。
母子相对无言,袁训开口,故意笑得欢快:“这是好事情。”袁夫人同时出声:“这是喜事。”
话撞上话,母子窘迫的一笑,随后笑开来,一笑再笑。袁训揉着鼻子:“好吧,舅父又要有儿子,但舅父上了年纪,这个孩子我来带。”
袁夫人赞许:“舅父对你花费许多心血,这件事情上你能孝敬他。”
袁训仰着脸笑:“小十有好几个月了?这莫不是要和宝珠一起生吗?”
母子都没有提喜讯报的晚,信来的晚,说明老国公有不敢对他们坦白的心思,这个一看就知。
只把小十谈论着,直到孩子们过来讨吃的,又陪他们说会儿晚上的大花灯。
孩子们不懂,没有对他们说又多一个叔叔。
……
冬天黑的早,外宫开放的那一处,下午就点上灯笼,下午就有人进去赏玩。
看过狮子灯,兔子灯,走马灯等,天色全黑下来。灯的明亮衬出别处的黑暗,那黑暗的地方里,闪出一道光明。
远远的又似一条线般的,曳曳地往这里来。越走近越灿烂,也能看出是断开的明亮,像天上的星星,繁多的时候,远看一条线,其实是分开来。
命妃嫔妃们窃窃私语:“那是什么?”有小公主和小殿下的王妃公主嫔妃们也犯糊涂,请教太后:“说孩子们去玩花灯,那里是她们在?”
太后神神秘秘:“看吧,一会儿就明白。”
明光更近,近的能看清楚时。“哎哟,”有人先叫出一声,一个眼神儿好的嫔妃到太后面前跪下谢恩:“谢太后赏赐。”
余下的人也就都看得清楚,除了近视眼。
草丛树后,走出一排排的大花灯。花灯会动?是前面有拉着的东西。走在最前面的,是两匹神气的白马。雪白的不似人间之物,不太高,不是小马,就是马的品种矮。
后面是一个明亮的车子,做成牡丹花型,花瓣里面全是灯,但奇怪的是居然不会燃烧,花心中间坐着一个小姑娘。胖嘟嘟的极是可爱,披一件闪碧夺灿的衣裳,好似凤凰出世。
这个是加寿。
加寿后面是小殿下小公主,男孩子清一色的老虎衣裳,喜笑颜开。女孩子的衣裳也夺目,但和加寿相比稍逊。
小殿下们后面是念姐儿,莲花灯,黑色小马拉着。念姐儿后面是香姐儿,加福,称心和如意,最后压轴的是瑞庆长公主。
加寿淘气的事情,忘记不了瑞庆殿下。
柳至夫人坐在女眷们中间,留神听到好些话。嫔妃们太兴奋,悄语声调也高。
“太后是个最公正的人,”说这话的人有一个小公主,原本是太子的妾室,现在为嫔,不高,小公主也就难成受宠的那个。
但是有加寿,加寿是谁来都玩。太后也鼓励她这样做,这一手虽然孩子气,但和小殿下小公主们最好,加寿又天生孩子王,又人人知道她是以后的皇后,加寿基本说一不二。
这位嫔娘娘知道自己姿色不如人,难再得宠,只想女儿嫁得满意就行。但在宫里叫天天不应,她本来是没有办法的。
太后助长加寿有个小镇,每个月开市在宫里卖钱。凡是小殿下们都可以去,太后付一荷包钱。包上几两银子,花完不再给,小公主沾这个光,又年年跟着加寿后面讨钱,这位娘娘只说太后好。
柳至夫人也猜到她的小公主一定在花灯车上,所以她这样说。但心中轻叹,论起手段来,自家娘娘真的和太后不能相比不说,就是人缘儿方面,也不如从小在宫里长大的寿姐儿。
这可怎么比?一个在宫里长大,一个是从外面进来。路都是寿姐儿更熟悉。
柳至夫人幽幽埋怨皇后,您还是赶快喜欢上寿姐儿吧,真的是闹的哪门子别扭。
“哈哈哈…。”一阵笑声出来,柳至夫人看过去,也是有笑。梁山王府的小王爷,生下来就脸儿黑,今天一身黑熊衣裳,脑袋上缝制的像个大熊头,顶在他头上,他的小脸儿都衬得小,走路横起手臂,正在哄太后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