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在皇上面前为这些人说上话,他们要的不过是命和财,林公孙等以后自然由自己指派。捏长捏短都不敢作声。
皇帝没理会他的谢恩,料想他说完应该叩辞。他自己呢,也没有太多的话和这位驸马说。鲁豫主动请缨,说愿意打探进京的这些人心妍媸,皇帝自然不拒绝他。至于后来把差使交给太子,太子历练本就应当。
这件事已经结束,皇帝是这样想。
他默然去看奏折,鲁豫却还不想走。他话还没有说完呢,他卖力拿别人的命讨好为什么,为的是……
“回皇上,臣领皇命当差,祈讨皇上一纸圣意。”
皇帝抬起头,有点儿不解,好好的下什么圣旨呢?
鲁豫满面诚恳:“臣当这差,和右丞相马浦、忠毅侯袁训、四皇叔殿下都碰上,忠毅侯像是往太子殿下面前去回话,臣无圣旨,一则辜负圣心,二则不能收拢林公孙等人。”
他的面庞再忠诚,皇帝也只看到一点。他恍然大悟,他是要官职的意思。油然的皇帝想到太上皇对几位驸马的评语,也有这位三长公主家的。
对于他话中把丞相和表弟皇弟全带出来,皇帝不放心上。表弟是往太子府上去,应该是太子的授意。丞相马浦和四皇叔察觉风声,过问也应当。就不是丞相和四皇叔,换成任何一个低等小吏,他警觉也没有错。
皇帝想上一想,倒也爽快:“刑部里还缺一个侍郎,你去吧。”鲁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瞬间眼泪夺眶而出。这一刻他真的心感皇恩浩荡,如山似海。这一刻他真的恨不能此生不渝为君王。
他让林公孙办的全是私下的事情,凡是公开出面的,奏请皇上刑部出马。中间隔一道,总是哪哪的不痛快。
现在就好了,他可以直接调派刑部。而且鲁豫还有一份自豪,刑部里另一个侍郎是皇后娘家的柳至,是皇帝为太子的近臣,现在依然是近臣,把柳至从丁忧里揪出来当的官,这就能和柳至并肩,换个人也会觉得自己差事当的不错,起用林公孙也正确,才换来这份差吧?
这官已算不错。
鲁豫热泪盈眶的谢恩,一瞬间把太子袁训马浦全抛到脑后,涕泪退出,含泪出宫。
他心里满满的旧事,太上皇对他的不重视,太上皇一生没有看好他,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虽是太上皇女婿,但在太上皇手里就没有好作用,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个皇帝他鲁豫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
长空碧水,花香从水榭四面过来。把酒宴包围在其中,也把用酒的人环绕。座中的人没喝酒的时候就离醉不远,再看手中好酒碧澄,说不出来对主人是感激,还是感恩,反正主人问什么,他知道的全肯说。
主人位上,坐的是忠毅侯袁训,这是在他的家中。客位上,是龙二龙三的舅父父子三人,龙二龙三陪座。
袁训探询的等待时,龙二龙三也陪着等,把希冀的眸光给舅父不算,还明说:“小弟要听,舅父可以如实道来。”
当舅父的微笑:“我晓得。”
略一沉吟,是在理个思绪,因开头久远,语声起始缓慢:“侯爷问的事情,估计除去我以外,知道的不到三个!”
这是陈年旧事,这位舅父一直在狱里,今天出狱,龙二龙三还没来得及告诉他林公孙的动向,这位舅父就不明白袁训问话的含意,带着糊涂:“林公孙的父亲,曾救过定边郡王。那是定边郡王少年的时候,出去打猎遇人行刺,刺客与老郡王有仇,就算在他身上。当时他还是世子,少年贪玩,带的人不多,刺客来势汹汹,险些把他重伤。他带的随从里,有一个就是林公孙的父亲,他为世子挡了一刀,劈在胯下,伤到子孙袋,回家后不久身亡。”
袁训暗想,定边郡王不杀大骂过他的林公孙,果然是有内幕。
“林家从林公孙的祖父开始一脉单传,到林公孙这里,当年他没有长大,他的父亲又身亡,定边郡王所以没杀他,就是他还没儿子,不能让林家断绝香火。”
龙二忍不住问:“他父亲也是个笨蛋,哪里不好挡刀,用子孙袋挡刀?”这话一出来,龙三呵呵笑了两声,袁训也忍俊不禁。
舅父也笑:“我不在场,是后来听说。那刺客本意要伤的就是定边的子孙袋,和老郡王有血仇吧。,他上前去挡,刀本就往那里劈,就中在那里。”
大家笑上一会儿,袁训目光闪烁问道:“为什么事情,林公孙大骂定边郡王?”
舅父露出不屑:“我在狱里,没有外甥们报信,也大约听到几句,说外面谣言林公孙是为正经事情大骂定边郡王,我要是在面前,谅他不敢这样说!”
袁训、龙二龙三全支起耳朵。
“他仗着父亲身亡的事,从来仗势欺人!什么东西出息多,他往什么地方钻!和定边郡王的大管家争管产业,定边郡王偏向管家,林公孙不服,骂出书房,在外面没收住火气,又骂上几句行事不端,定边郡王大怒,把他从眼前调开,另给他一些产业去管,又怕他不满,让他插手军需,才算把他安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