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调和(5 / 6)

侯门纪事 淼仔 11532 字 2016-09-18

想母后对加寿还是旧年的偏见,这亲事她当初没看出好,所以她一直针对加寿。想到这一点上,太子心中难过。

这说明,母后分辨人和事情,并不正确。

这认识让太子痛苦,但这是事实。

按母后说的为郡王们进言,现在已经明确,只会落得让父皇震怒。远不如岳父忠毅侯的这调和,他显然有说服葛通将军,又对点醒张豪。这下子事情好办的多,远比母后那主意为高。这些人急着往自己这里表忠心,只为保住郡王一条命,别的兵权什么的都好说,这实在不错。

他一定要为葛通报仇吗?不不不。

他一定要取郡王们性命吗?不不不。

他只为江山铁桶,军队强悍,百姓臣服。没有引起动乱的异议,没有暗藏背后可翻山倒海的忿恨。

人心抚平,一切平服。

太子在心情不错中,渐渐悠然。他在今天晚上收伏人心,但殿下还不满足。斜睨张豪一眼,太子微微而笑:“听说靖和郡王帐下有好些位能人先生,也在京里?我很愿意见上一见。”

……

天近五更,带着黎明前的最黑暗。夜风也加大,把门上灯笼吹得摇动。灯影子下面走出的三个身影,也就跟着晃动。

葛通走在前面,袁训走在中间,张豪走在最后。出大门,葛通还是眼里没有张豪,对袁训拱拱手,说声明儿再会,街口出来至少几十个人簇拥着他,一起打马离开。

张豪看在眼中,想葛将军防范倒是紧密。再回身,见袁训上马也要离开,张豪赶到马下,深深三揖:“多谢侯爷引见,多谢侯爷调和,弄脏侯爷书房,我赔!”

袁训好笑:“算了吧,你们在京里还要打点各处,前儿我女儿生日又送一大笔,足够洗干净我的书房,你不用再想着。”

“不不,那是小姑娘生日的贺礼,和今天是两回事情。不过让侯爷说着了,我还真的没多少钱了,预备郡王用的,那是一分不能动。这样吧,明天我给您送个借条,我慢慢的还您看行吗?”

袁训失笑:“那传出来,我成了什么人!”他闲散在家,办这事一片心思为太子,一片心思为加寿。虽然不知道皇后对这事交待过话太子没答应,但袁训也要引导太子才是道理。

还有一片心思,袁侯爷为兄弟,他为葛通。

这要是收个借条,不成了他见财起意,一片私心?本来他也私心,但此私心和收钱的私心大有不同。

张豪诚恳,袁训就觉得出头值得。为他诚恳,就再低低交待:“张将军,凡事听太子殿下吩咐行事,殿下,是按皇上的意思行事。”

袁训郑重交待过,一带马缰,几个小子们跟上,主仆们月色中往家里去。

在他马后,张豪深深弯腰,喃喃:“我记下。”上马石畔寻自己的马,往他住的地方去。

在他冷静下来以后,不是不知道利与弊。

他也许能保住郡王的命,却把一部分兵权拱手相让给葛通。如果没有今天这一出子,忠心将军们一直要和葛通过不去,葛通虽有忠心的人,军中日子也休想顺利。

说起来,从长远来看,从张豪这将军的角度来看,葛通占了便宜。

不然他要多花费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光阴才行。光阴这东西,难道不比人命更值钱吗?在有些时候,比人值钱。

但,算了吧,如果没有今天这一出子,提心吊胆担心郡王,就有兵权又能怎么样?郡王性命,远比兵马值钱。

一路感激袁训,一路盘算怎么对靖和郡王说,忠心的身影隐入街道中。

……

关心这事的人不少,第二天一早,连渊在廊下擦牙,心里还想着这事。

连渊想要是他们还在军中,也就帮着葛通拼上一拼。但他们全都回京,只有葛通一个人在军中。皇帝登基不过半年,需要用人,前太子党们无人去军中,现太子党还没栽培,葛通这事不顺利解决,他独自在边城困难不少。

正想着,外面进来一个人。侍候他的丫头道:“姑爷来了。”连渊露出笑容,也看出来人个头儿不高,是他得意的女婿袁执瑜。

嘴里有青盐水,就要往外吐时,袁执瑜已到面前,叫一声岳父,道:“把称心打扮了,送到我家去管家。”

连渊没听懂,露出疑惑的神色。连夫人在房内听到,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以为孩子们淘气,满面笑容出来道:“执瑜,你用过早饭没有?称心就起来,你等会儿,我拿东西给你吃,把称心打扮好和你玩。”

外面又过来袁执璞,执璞催促道:“我陪大哥来说,赶快说完,陪我到尚家见如意去。”袁执瑜急急对岳父母摆手:“我不在这吃饭,请岳父母把称心打扮好,送我家去用早饭。”

和弟弟就要离开,连渊把嘴里青盐水吐干净,叫住他。有些明白,乐不可支:“你刚才说什么管家,你再说一遍?”

老二执璞露出埋怨:“大哥你说不明白,我帮你说。”

连渊夫妻含笑等着。

“从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