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含笑,早在说老侯进来的时候,就让人取出,给加寿背上。
老侯大受惊吓模样:“哎呀,我把这个给忘记了,加寿啊,太爷爷以为躲过去一年,没想到你还记着的?”
“记着的。”加寿歪脑袋,把红包儿撑开。
中宫嫣然,向老太太笑道:“还真的这就要上了。”老太太欠身子笑:“那是自然的,加寿的,一年也欠不得。”
中宫若有所思,她盼孙心切,随便什么话,都先套到袁怀瑜袁怀璞身上想想,幽幽上来:“是啊,这孩子的债可欠不得,”
轻唤一声:“太子,”
太子殿下望过来。
“袁家再不用去那地方了吧?也苦了好些年,这就可以长呆京中是不是?”中宫关切殷殷。
太子一口答应:“母后放心,不但是昭勇将军要回京,就是那一年和他同去的,全都回来。”
连夫人尚夫人大喜过望,上前来叩头道谢。小沈夫人闷闷愁苦,但丈夫回来是喜事情,也上前来叩头。
中宫到底是中宫,在宝珠进殿前,说过一句代加寿的母亲难过,难免有对别的将士们不平之意。又徐徐道向太子道:“别的人也是一样的苦,那些苦了好些年的老兵,伤残的,回家后也过不下去的,你上着些儿心,也要照顾妥当才好。”
这话暗合太子心意。
福王的事情出来,太子和皇帝都郁郁。对人仁德还招出这路人,难道对人不仁德吗?
也知道仁德之下出奸人也会出忠臣,也知道暴政之下出乱民也一样会出忠谏的人。但内心打了个结,这一年里实在不好过。
都快弄不清楚是暴政的好,还是继续仁德的好。
但本心向仁,骨子里改不了的要向仁,又过不了自己内心那道坎,摇摆不定就常有。中宫循循叮嘱继续仁德,太子松口气。
他现在最需要建议,好的建议能左右他,不好的建议也能左右他几分。中宫这样说,太子决定听从。
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常无意中出来方向。虽然只是暂时的,也让当事人认为持这样看法的多,那就还这样吧,倒省得做选择。
太子向前拜倒,谢过中宫仁德,老侯和加寿那里,欢腾起来。
几个大箱子是随老侯同进来,这时候打开,里面金光灿灿,全是过年给小孩子的金钱金银制品。
加寿开心:“有这么多?”
老侯扯着她到箱子旁边,把钱往她红包里装。抓一把,说一句:“这个,是舅祖父给你的。”再抓一把:“这个,是舅祖母给你的。”
中宫也听进去,见什么表伯父小表姐都给过,点着头,由衷的道:“辅国公是个好的。”又唤过老侯父子:“难为你们辛苦一场,”
钟家三兄弟还以为是指他们往山西去遇贼,老侯却会意这是指他和国公定下亲事是不是?这里孩子们所有的荣耀,老侯都脸面有关,是这亲事,是他定的!
老侯一生官场得意,实在有老奸巨滑。抖擞精神跪倒,往自己脸上贴块金子:“老臣不敢当娘娘夸奖,老臣偌大年纪,蒙皇恩浩荡,得已有几分眼力而已。”
老侯是说自己对袁训的眼力,把妹妹的孙女儿许给他。中宫听闻更是欢喜,往宝珠面上一瞄:“是啊,你眼力不错。”
她指的是老侯在老太太孙女儿中,独把宝珠许给袁训。至于她的侄子是好的,这还用说吗?上好,上上好。
夏风带进荷香来,太子在身边,瑞庆就要出嫁。袁夫人宝珠又回来,大孙子们殿角里小木刀扬得高高,喊着:“看我大将军在此,”把志哥儿忠哥儿笑得前仰后合。
福姐儿一直在笑,梁山王妃舍不得放开。世子妃又要抱,和婆婆正在商议。小小王爷在地上瞅着,见小妹妹面庞软软,不知他怎么想的,凑上来咬了一口,福姐儿颦眉头,小手推他,小小王爷自己个儿乐:“小妹妹是又香又软的。”
一切都好。
中宫最后看向香姐儿,她不抱孙子时,就让香姐儿坐回来。她衣饰精美,不是有很好玩的事情,香姐儿乖乖的不离开她,在中宫眼里,是比福姐儿还要乖的孩子。
中宫不得不为她打算,叫过小沈夫人,和颜悦色:“你不要难过,孩子会好的。”小沈夫人扑通跪下,跟她的孩子有眼色,也随着跪下。
那孩子生得眉目有沈渭几分,宝珠一直当他是自己女婿。
殿中欢喜到现在,宝珠还不能知道就里,面现诧异,就听到小沈夫人饮泣:“真的不能好,请娘娘恩准,把这一个配给香姐儿。”
手指同跪的那个。
宝珠和袁夫人全震惊,抢着来问:“这一个不是你的儿子?”小沈夫人肩头抖动,忍了几忍,深知道今天正喜欢,她不能添烦恼,但事情在自己孩子身上,又怎么能忍住。伏地哭道:“我的麟哥儿,他有了病。”
袁夫人和宝珠白了面庞。
一般的病,沈夫人不会这么难过。婆媳又争着问:“什么病?”
宝珠在这一刻,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