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太也道:“很是,必然是来看看我们的。”
四太太不服气上来:“二嫂三嫂,你们又不是黄花大姑娘,有什么稀奇可看?人家就是看,也是看她的孙女儿,顺道儿来的。”
她越说越不像话,二太太厉声:“四弟妹!顺道儿能看看,也是有情意!”不想再和四太太多说,招呼三太太:“咱们去迎她。”
四太太骨嘟起嘴,嘀嘀咕咕:“那我也听听她来说什么,”往房外走,自言自语:“放着什么加寿加官加爵的在宫里,难道不能帮一把?”
她也去了。
到门外面,见安老太太让几个人簇拥着缓步而来。
失意人见得意人,这位老太太只因有个曾孙女儿的缘故,一直住在宫里,这一点儿上算是得意吧。四太太更觉自己是晦气灰暗,这位却志得意满。也就软下来,肯恭敬的走上去,随着妯娌们见礼。
老太太笑容可掬:“起来都起来,我来看看,不然不放心呐。没往掌珠那里去呢,先来看看太太们。”
二太太三太太惊喜,又难为情上来:“您不先去看看亲孙女儿吗?”四太太是不敢相信的愣住。
女眷们没让抓走,私下皆以为与掌珠有关。因为她们去别家看过,试图大家有主意为男人们洗清白,但好些家门上贴上封条,别说人了,像是鸟也没有一只。
邻居那里问问,说全家老少全让抓走。
三太太之所以对三老爷还抱希望,就是掌珠是袁家的亲戚,韩世拓的官职是袁家所办,三老爷跟着侄子,认为会安全。
总是袁家的亲戚,要放过掌珠,才放过这家里的女眷不是?
二太太早有缓和之意,只是还没有付诸行动。四太太依就要和掌珠不共戴天。但这几天心里都有掌珠,而且很有份量。
对掌珠的高看从哪里来,就是她的祖母现在宫里。要说加寿份量更足,但寿姐儿还是孩子,麻烦她不成。
二太太三太太都商议过,由三太太去对掌珠说,往宫里见老太太去。还没商议完全,老太太这亲自上门,还客气的不先看自家孩子,二太太三太太红了眼圈,四太太的嫁错人愤怒也下去不少。
老太太看在眼里,和气地一笑:“咱们进去说吧,我既然来了,总是要先会长辈,才能会晚辈不是?是这样的道理。”
“是是,”二太太三太太忙不迭的答应着,把老太太往房里让。这里面三太太和掌珠一直走动,因丈夫得官一直奉承掌珠,她没有自愧。二太太是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并不含长辈自重的道理在内,羞愧难当。
四太太直眉愣眼后面跟着,是不会有反省心思。
房中坐定,老太太为尊。这就唤人:“寿英,”三个丫头进来,为首的含笑听老太太吩咐:“把咱们的一点儿薄礼送上来吧。”三个丫头手捧三份儿包袱,分别送到三位太太面前。
二太太哭了。才让抄过家,总有浮财顺手让牵走。又要备银子打点父子们在狱中的饭食,又要打点狱卒,又要准备救人,处处要花钱,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当下和三太太先不接包袱,起身跪到安老太太面前,哭道:“多谢您,以前没孝敬过,这出了事,亲戚们都不敢来,独您来瞧瞧,已经足够欢喜,这东西怎么好收呢?”
四太太都接过来,见到,也跟过来跪下。本能的,随大溜儿不会有错。也随着心酸上来,也哭了。
三个人除去四太太年青,也近中年,又家中出了祸事,憔悴老上几岁。泪珠儿挂上,怎么看怎么让人难过。
安老太太也就哭了,丢下她的沉香木拐杖,过来抱住二太太落几点泪,又抱住三太太哭一回,抱住四太太时,四太太更哭得像杀猪似的嚎,也聪明会说话了:“救救我家老爷,全指望着您,现在还能指望谁?”
“我的儿啊,你们不要担心,没事儿必然要放出来的。”安老太太上了年纪的人,见到破败景致都要难过,何况三个痛哭的中年人。
孩子痛哭也就罢了,大多不是要紧事情。经过世事的中年人痛哭,这就摧人心肝。
老太太陪着哭上一回,让归座,手指包袱:“这是几件衣裳,还有我的首饰,一人两件子,又是五百两银子,帮着应付这件事吧。”
三位太太含泪道谢。
“要说我帮忙呢,这是亲戚,是我孙女儿府上,就是我自家的事情,我不来看看怎么能放心?唉,我虽在宫里,却娘娘面前不敢说话,但有一样,只要是清白的,我就一定为你们进言!”
二太太三太太四太太又哭起来。
前两句话本以为老太太不肯帮忙,她说娘娘面前不敢说话不是?但后面一句,太太们满心里激动,良心话也出来。
二太太哭道:“您就别管了吧,我们不能给老太太长光,也没脸去求您。好不好的,惹得寿姑娘不喜欢,就更不好。”
三太太也哭道:“宫里呆着,必然处处要当心的,怎么敢去求您,给寿姑娘添麻烦。”
四太太就只哭,支着耳朵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