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谈。
“舅父和母亲好,让我时常羡慕。论起来,我家祖母也有舅祖父照顾,我和姐姐们才打小儿没受过委屈。总想着,自己也能这样才好。偏偏来到山西,偏偏遇到有八位嫂嫂。兄长们如何,我们不论,以后不管什么事情,我们要和舅父母亲那样的亲厚,才让别人敬服呢。”
奶奶们先就敬服宝珠,肃然都道:“有理。”
在这种时候,宝珠还要敲打一下。
眸子笑意盎然,望向四奶奶,又望向五奶奶,宝珠柔声细语:“但有误会,只有我们互信互敬,家和万事兴,还能什么难的把我们难倒?”
龙四龙五的妻子明白,齐声道:“弟妹放心,姨娘是父亲处置的,我们冷眼旁观,父亲嘴上说的厉害,并非不知道二位公子私下收棺,只是不理论,如今一家子人都在正道上,他们如果有不应该的心思,我们自然不能看着。”
这话表明她们的态度,宝珠虽不能完全放心,却安心不少。
知道国公夫人不在,也知道祖母陪着她在,宝珠想到明天就走,也想和妯娌们聚一聚。就邀请她们都不要走,在这里和母亲用饭。
这对于妯娌们来说,是件意外的喜事。
她们羡慕袁夫人的风采,前国公娇女,整个山西都有名。嫁给一个病秧子,换成别人就是笑话一桩,但袁夫人还是过成人人羡慕。
妯娌们为讨好国公,也都愿意留下。这里面八奶奶得过国公夫人和龙怀城的吩咐,是求之不得和姑母亲近。
让人回去送信,打发人预备饮食给姨娘们。各房姨娘们都持赞同态度,都说十六拜长辈不能空着手,补送礼物过来。
袁夫人并不把侄子们错,怪到侄媳妇头上。见都说舍不得她离开,欣然作陪,让人取蜜酒,又抱出加寿,又让接来各房孩子们,正月十六,国公虽然不在,袁夫人过得还是热闹。
热闹中,宝珠想到国公夫人。她和祖母去敬香,有祖母在,应该也不寂寞吧?
……
“就是这样,以后她就去了。”
佛院幽深,静室都是早早定好。花木扶疏中,清静无明,让人心思澄如放下明矾的泉水,洁静无尘。
风中有佛号佛音出来,老太太在佛音中眸似琉璃灯,中有无数心事,也在佛前沉静。
辅国公夫人泪流满面,早哭花妆容。
“你别嫌我多话,也没有人对我说什么,或者交待我办这件事情。我是自己看出来的,上了年纪,眼神儿不济,眼睛却尖。”安老太太对国公夫人微笑:“几十年里,我兄长对我照顾有加,他心里内疚,我知道。”
辅国公又何尝不是,心存内疚?
“我自己,也认为兄长亏欠我,几十年里,我没少麻烦他。所幸的,还能麻烦出一件正经大事。”老太太眯眯眼,没有一直的麻烦,就没有袁训和宝珠的亲事。
“自从我嫂嫂去世,我彻底的看明白。她也苦,可她不体谅别人。我呢,恨她一生,也没有体谅她。没有我大孙女儿和她娘家成亲事,我以为我再不会转变。”
让老太太最后一锤定音的决定转变,是与掌珠有关。
“那天,我真的上她们家门,看一看,都是好人。可几十年,我当他们全是坏人。救不得的坏人。现在想想,是我自己没把人往好处去想,不能怪别人啊。”
国公夫人呜咽的更凶。
她能好好的对待袁夫人,就没有袁训姐弟,但却能有正当的日子。
她哭出声:“我没有一天不后悔,”她的后悔,和老太太一样,也有个原因,是从老项城郡王去世以后。
安老太太耐心的听她说完,柔声又道:“我可不是劝你现在就和亲家太太相亲相厚,这事情哪能一下子就解开。就是宝珠,我看出来了,这孩子只能和你走动,却不能代她的婆婆原谅谁。我老了多话,就说上几句。不过呢,是不肯白吃亲戚家茶饭的意思,也不肯看着你们家再起风波的意思。”
“我记下了。”国公夫人泣着应声。
她的懊悔,让老太太百感交集,对房中空气瞪瞪眼,那个人啊,你一辈子可从没像这个人一样过?
“老太太,夫人,主持说诵唱已结束,请去上香。”
老太太精神上来:“走走,”抓住国公夫人的手:“我们再去上炷香,就好走了。这香啊,得给让出征夺去性命的人上一炷,让他们不要纠缠我们的人呐。再给我的父母,我的丈夫,我的儿子们,我还有一个孙女儿,行二的,早早的没了,还有……”
还有那个人。
国公夫人要上的,却是:“给我的父母亲,还有最疼爱我的一个姨妈,再依老太太说的,给让家里人战场上杀死的人超度,让他们早投胎,少怀恨才是。”
两个人忽然就把心贴近,在辅国公夫人这里,几十年没有人同她这样说过,在老太太这里,心事倒出来好些,也劝了人,也劝了自己。
那个人,一生不知道回头,真真的是可恨的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