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初还不让我的元皓去呢。”
最受益的是韩家。
皇帝给余下参与的人家,凡是家人的,赏赐金钱,由主人代领。凡是主人的,按人头给如意一柄。万大同功劳不同于别人,他是实际经办的办粮之人,个中艰难不言自明,赏赐如意一柄外,又给赏赐。
韩二老爷仅次于万大同,虽然是万大同押第一批粮草走的时候,叮咛他也办药草,但实际经办人,个中自有艰难,办得来,灾民们中没起瘟疫就是大功一件,韩二太太除去如意一柄外,再得赏赐仅次于万大同。
万大同膝下只有一女,有个女婿还没有长成,也还没有成亲,皇帝想惠及他的儿孙不行,就问韩二太太膝下有哪些子女,什么人出仕,什么人没有,又是为什么还没有出?
韩家的人泪如雨下中,二太太把出仕的儿子姓名报上,皇帝让跟随的太监记下。虽然没有明言有所重用,但料来可以沾惹父亲光彩,韩二太太哭的哽咽难言,太后的宫人怕她失仪,不得不过来劝她。
对韩世拓,皇帝又一次当众叮咛,命他小心为官,国子监责任重大。韩世拓也叩头不止。
对常家也不例外,说玉珠夫妻生下一个好女儿。玉珠夫妻也想两瞪眼,因为好孩子不是在家里养大。就如实的回上去,皇帝一笑。
御书房积压的公事不少,皇帝很快回去,又给韩世拓和常家一个恩典:“你们三个随朕来,儿女们都能治水,想来长辈们不能说不会。有司正在会议,你们参与。”
常都御史父子和文章侯不敢说什么,伴驾而去。
接下来太后赐宴,让几家女眷们用过再走。梁妃作陪,皇后先行回宫,准备皇帝午膳。皇帝中午没顾得上来,皇后给他送去。收了赏给太子的珍玩,皇后今天出东西没有抱怨。
午后,袁家热闹非凡,袁夫人午睡也不能。常家韩家和长公主都到来,说这赏赐应该归袁家,没有忠毅侯带儿女上路,就不会有这赏赐。韩家常家的理由更足,不管是正经,还是好孩子,都是袁家里长大。
张大学士府上也派人送份谢礼,袁夫人收下,把赏赐还请各亲戚家收回,等孩子们回京,留给他们。
钟南是跟随齐王上路,南安侯府备东西只往梁家,一份儿留下,一份儿请代呈梁妃娘娘。
到晚上,御书房里就太子救灾的事分析利弊结束,都说一来大开户部粮库及时,户部尚书陆中修也这样说。二来办粮及时。一行到了地方,就筹银两命万大同和韩二老爷离去,这二位也灵活多变,万大同节约钟点,他是半路截下别人粮食,韩二老爷及时送去药草,解了燃眉之急。
三呢,办法绝妙。出钱买粮,而不是朝廷往年的各处送粮。做生意挣钱的伙计,银子当家,速度比各处送粮快捷。各处人等,一般会存在拖拉的,等这时候收贿赂的等等,远不如伙计们快。
还省去车马人力费用。就地征用一千辆车,在不大的城里难度颇大。但寻个米粮庄子,说买一千辆车的粮食,掌柜的去烦。
商议后的提议,允许有税银还没有上交的衙门,动用税银自行购买粮食。允许动用就近的任何粮库。允许给所有能找到的医生公差银两,就地征用。
万大同一百镖师也请得好,不但护粮,而且平乱。虽然一百镖师的价格占粮价的相当一部分,但跟历年平灾中带乱的花费相比,已小的不能相比。
商议后的提议:以为借鉴,允许在灾民蜂拥而至的时期,公差人手不足的时候,雇用民间有身手之人帮忙维持。
第四,就是搭桥。
弓箭手各处都有,好水性的人也不少见。忠毅侯苏先的办法可以推广,远比朝廷或省里派出工部官员搭桥快,而且花费少。
在受灾的时候,工部也没有能全面覆盖的诸多官员。
皇帝听过说行,命立即誊写公文数十,有司盖印,快马发往各受灾的省、城市和县城。
当晚,他宿在皇后宫中。在皇后宫中三夜,往梁妃宫中三夜。太子的地位又一次得到稳固,柳国舅大人这三夜睡得香甜。
相关的人等家眷没有一个不喜欢的,只有太上皇还有小小的烦恼。他睡下来还和太后嘀咕:“元皓没有金子了,吃不起苏州好月饼了。”
太后让人把镇南老王的信拿来:“这不是写着,这是元皓锻炼的大好机会,老王爷也让你不要再送钱。”
太上皇就有一会儿没说话,但很快,又念念叨叨:“元皓没有钱了,吃不起苏州蜜饯。吃得不痛快。”
太后装睡不理他。这是后话。
……
京里又引起震动,在去年以为忠毅侯惹怒皇帝的人惶然不安。对太子只有张大学士陪伴而嫉妒的人愀然不乐。新的风言风语又将出来,而却丝毫不影响袁训等人。
在这个皇帝收到公文,发现他一直抱怨的袁训一行没有白吃俸禄,用他给的银子干出一件大事情的这一天,元皓等玩得悠哉悠哉。
……
荣味斋,是苏州近几十年最好的蜜饯铺子。这家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