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老公事(4 / 7)

侯门纪事 淼仔 12523 字 2017-02-17

这里。他不是个多得力,能任常年钦差的人不是吗?

如果袁家还得势,倒也有可能。但袁家不是失势了吗?

哎哟不好!林允文暗暗大叫一声,有迷雾从眼前拨开之感,一刹时最近的失利他全明白。

为什么他在山西道上截不到袁家,袁家压根儿没走山西。为什么袁家忽然出现在眼前,他是引诱自己进到镇南王包围圈。为什么一路行来并不容易,在沧州和袁家分开后,路上也受追捕。这一切都指向袁家并没有失势,袁家是那引自己上钩的鱼饵,自己让袁家牵着鼻子转了。

京中西贝的出京,更说明皇帝大动肝火,这一回要借自己之手洗净他的“莫非王土”。而自己眼里只有袁家,一路招揽教众一路丢失,当了袁家请功的活招牌。

红了眼睛的林允文知道上当,对台上的话不用再听。听来听去,也只有一个意思。人心,理当向善。

这种话林允文常说,然后再接的话是:“恶人总要严惩,不是还有地狱一说。”教众们私下和当事人谈谈,自然有人上当。

林允文不认为自己错,他眼中的人也好,事也好,就他的眼光去看,就没有人是干净的。

皇家尊贵不是吗?太多的皇帝手中有杀戮血腥。太上皇有福王,太上皇以前的皇帝也是有的。

官员们治理不是吗?包养外室收受银两残害忠良的哪个朝代都能找出几个。

百姓们无辜不是吗?当强盗的奸良人的坐等银子砸脑袋上而满心计算别人的,也有一堆。

用自己会的,让自己过得好,得到别人的敬仰。林允文从没认为自己帮谁作法不对,你们从上到下找得出来一拨儿全好人吗?

他越这样想着,眼睛接近赤红。台上的话,也在此时飘落下来。

常伏霖正在断一桩家务的案子,面前是兄弟两个争家产。当兄弟的说父母偏心,家产分给兄长比他多。他找到林允文求告治死他的兄长全家,他就可以全数落尽家财。这事情本是**的,但袁训先行打发万大同等人到这里打听到,就把这一家人叫来当众审判。

常伏霖看面前的两个人,三、四十岁年纪,当兄长的面容老实,当兄弟的却有刁钻。是非一看就能得出,常伏霖故意道:“小的先回话。”

当兄弟的以为运气不错,遇上一个糊涂官员,他手指口沫飞,说了小半天:“爹娘糊涂,兄长刻薄……”

本地人的家事,大多瞒不过本地人。人群中有人打抱不平:“他胡说,他不孝敬爹娘,就知道往自己家里拿钱,养爹娘的是他哥哥,就这家产也没有不给他,还是分了的。他一份儿,他兄长一份儿,爹娘占一份儿。爹娘归兄长养,看上去三份儿总比一份儿多。”

这话七嘴八舌的,由几个街坊议论而出。

常伏霖故意不听,一拍惊堂木,命:“肃静!”台下的人不敢再说,听这位钦差提起嗓音徐徐道来:“爹娘糊涂,这不能叫对。”斜眼当兄弟的:“你爹娘糊涂,看你却不糊涂?”

当兄弟的垂手:“回大人,小的精明着呢,才没有让爹娘和哥哥一起骗了。不然家产瞒了我,我只能当个糊涂鬼儿。”

“哦,那你今年多大年纪?”常伏霖跟他唠起家常的口吻。

当兄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投了这位大人的缘法,但开心异常,更加的恭敬:“小的三十有六,”

“身子可好?耳目可聪敏吗?”

当兄弟的回道:“都好。”

常伏霖对他笑容加深:“还很精明?”

“精明的很,他们休想瞒我,大人这事情全怪我爹娘…。”

常伏霖这一回打断他,没有由着他说下去:“既然你精明,为什么要跟糊涂人计较?”

台下吃惊过,有笑声出来:“就是这样,你精明你的去吧,别跟糊涂人搅和。”

当兄弟的不安出来,对答中他是抬着头,见这位刚才以为对他有好感的大人板起脸儿:“你三十有六,正当壮年。你爹娘糊涂,却养出好个精明的你来?又长这么大,身体既好,耳目又安。遇上这等爹娘,已是糊涂了,你还能搅和出好吗?三百六十行当,何不选上一行,精明的发个家业,胜过你的兄长。到那时候,糊涂爹娘见到银子也转过心性,自然跟你好了。你要分家产,也能如意。本官给你出的这主张,你看好吗?”

当兄弟的支支吾吾,老百姓都怕见官,上官变了脸儿,他哪里敢说话。常伏霖露出满意:“算你识得本官威严,你先站一旁,”让当兄长的说话。

当兄长的道:“爹娘在我家里,吃用占上一份儿,所以没分给兄弟。大人不要责备我兄弟,也请大人和父老们做个见证,我兄弟若有用钱的地方,我不会装看不见。他比我小,他出钱让我全家遭灾,我全家也不会遭灾,请大人恕他之罪。”

常伏霖笑笑:“我听到了,你也站一旁,且不要走。”这对兄弟看不透上官的心思,不知道接下来是福是祸。

第二对上来的,又是一对兄弟,也是为家产之分,有一个寻了林允文。当兄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