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喜亲事定下来。”
太上皇不但还是没事人,反而明了,他笑容出来:“我知道了,你为不能定加喜的亲事在生气,我说怎么加喜来了,你还有心事?这加喜都不能冲走的心事,应该是在加喜身上,我早应该想到。”
“定给柳至。”微弱的嗓音又道。
“呵呵……。!”笑声嘎然止住,太上皇震惊的呆若木鸡。
太后对他瞄一眼,眸中已有泪光:“这个孩子让我担心的不行,他在十年前,柳丞相开始对加寿下手的第二年,他离京的那一年,和柳至把儿女亲事定下。”
太上皇嘴唇也哆嗦着,一回神头一句话:“这话足有十年了!加寿进京是冬天,她当年过了一周岁生日进京。第二年忠毅侯带走你的两个宝贝孙子,把你眼馋的不行,加寿当年两周岁,而今年,加寿十二周岁!”
有片刻的停顿之后,太上皇怒气冲冲下了床。
太后心中升起不妙:“你去哪里?”
“太放肆了!”太上皇这样回她话,披衣走了出去。
……
皇帝是个苦差使,还在批阅奏章没有睡。闻报说太上皇到来,皇帝放下笔走出御书案,见到太上皇已经进来。
宫灯之下,太上皇的气色不太好。皇帝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好表弟和他的好内弟出了件事情,一面疑惑太平世道谁敢惹太上皇生气,一面猜想难道自己忘了什么?
有太监服侍,皇帝想不会跟自己问候上有关。就想到太后身上去,笑问道:“是母后怪我今天没有去袁家?母后应该知道,我不能给袁家过度的恩遇。我对忠毅侯已经……”
“你对他太好了!”太上皇负气打断。
皇帝更摸不着头脑:“是表弟惹母后生气?不会啊,他今天有了加喜,”在这里是好笑:“应该有阵子是母后眼里的大功臣。父皇进来以前我还在想这事,我得提防着母后又为他讨东讨西才是。”
“你防着对!”太上皇还是七窍生烟模样。
皇帝意识到事情不小,请太上皇坐下,把侍候的太监打发走。近前来低声问:“父皇请说。”
太上皇默然好一会儿,看得出来他克制着自己,但出口依然怨气冲天:“你看忠毅侯为人如何?”
皇帝震惊:“他惹的父皇?”
太上皇劈面又问:“你看柳至为人如何?”
皇帝稀里糊涂:“还有柳至在内?”
太上皇恶狠狠:“你跟你母后一样,都让他们蒙在葫芦里!这两个人早在十年前,就定下儿女亲家!”
皇帝耳朵边上嗡嗡巨响,使得他身子一晃,失声道:“这不可能!”
“沈家定得早!梁山王定得早!柳至就一等十年。今天和忠毅侯一起要太后答应兑现前言,把你母后折腾到现在也不能入睡。这两个人,你太大意了!”
太上皇的话,好似劈面打来的耳光,让皇帝面庞上又重又滞又难堪。青一阵白一阵走上一回以后,皇帝愤怒的攥紧拳头:“这就处置他们!”
太上皇阴沉着脸叫住他,却不是让皇帝不要处置,而是厉声道:“忠毅侯打了柳至父亲,柳家与加寿曾有嫌隙,这正是他们两个以后再好,也有限的大好缘由!将来一个是皇帝外戚,一个是皇后外戚,互相牵制,互相兢兢业业办事,又都精明过人,恰好让对方不敢办错事!如今这倒好!兄弟情意要成亲戚情意!皇权之下也有兄弟情,但亲戚情血浓与水!这万万不能!”
“是是,”皇帝躬身,胸口一股气怒酸涩,还有失查的羞,激得他含上泪水。太上皇跺跺脚,这就算说完话转身回宫。留下皇帝在本来明亮的宫灯下面,意昏昏思沉沉。
一瞒十年?这话疯狂的啃咬着皇帝的心,是太上皇暴怒的原因,是太后担忧的原因,也是皇帝快要发狂的原因。
他亲手栽培出来的两个亲信臣子,这么大的事情十年之内没有一次回奏过,怎么不让人惊怒交加?
今天是能瞒十年的儿女亲家,明天只怕就能瞒造反和谋逆!因为他们是兄弟情不是吗?以后还是亲戚情。
他们中有人发现对方徇私舞弊,将和这十年一样,为了兄弟情意,顾及到对方的性命,可能不及时呈报,也可能枉法放行。
枉个卖官贪银子的法也就罢了,要是取皇帝脑袋也放行,这种心哪个皇帝能放心。
这里将产生一个莫须有罪名,其心可诛!
换而言之,也就是当臣子的,你想什么皇帝应该知道。但你隐瞒下来,皇帝就对你不放心,怀疑你有异心,认为其心可诛之时,其人也就可以诛了。
这想法让皇帝不是走向御书案,而是带着无声的轰轰隆隆冲到御书案后,用能捏断笔的力气抓起笔,沾满了墨汁,想也不想,提笔就写圣旨。
如果他是个昏君,袁训和柳至今晚不但没有性命,也可能把全家株连。
但他不是,所以写上一句以后,笔尖移动的缓下来,皇帝有了一声哀怨叹息。
“两个混帐!”
他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