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魏行的失望(3 / 6)

侯门纪事 淼仔 11101 字 2016-12-05

影开始,冷捕头说这个人是麻烦,朕就命各省监查御史受理此案,别说受他愚昧的教众,就他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寻见过。但好几个省每年有冲砸衙门的事情出来,都是小县城,或是小集镇砸了里长的门,如果不是冷捕头提议,让御史们事无巨细都呈报,偶有乱民谁会在乎?”

镇南王的心更沉重,见皇帝停下来怅然,垂手的身子更低下去:“臣,附议冷捕头之提议。大事原本就是从小事而来。”

“有阵子没见到他,朕想这个人说不定死在外省,不然以他贪婪的性子,不可能不露面,不可能不鼓惑人。冷捕头坚信他会回京,朕还当是个笑话。果然,他又回来。”

皇帝面如严霜:“上一回他在京里,勾结异邦人,妄想去忠毅侯府偷盗军机没成,留下一个假扮瘟疫的神死在广缘寺。冷捕头来见朕,说由头已经丢下,他后面还会出来。今年发大水,外省发瘟疫,朕说是了,他去外省折腾去了,把冷捕头临时打发出京去寻他踪迹。冷捕头还没有回来,他却先到京里,等到冷捕头找到他时,已是天冷,他已经魏行家里藏身!”

勃然大怒一声:“朕的好臣子,表面一套,背后原来早和大天教勾结!这样看来,魏行四平八稳的政绩,也真不到哪里去!派去查他历年政事的人还没有回来,林允文又在他家里,暂时不能惊动,不然朕早就把他送到你,宰奸细的那天一刀宰了他!”

“皇上不可!”镇南王急急出声:“冷捕头说的是,林允文既然只藏在他家,想必他对林允文在京中的同党了然于心。他由外省进京,说不定林允文在外省的藏匿之处,魏行也知道不少。”

眸中含了泪水,镇南王惶恐地跪下来,泣道:“臣担护卫京都之职,臣没有早察觉,致于今天之事,是臣有罪,请皇上重重治臣之罪才是。”

皇帝自嘲:“起来吧,你没有罪,朕以前没有亏待过他,朕也没有错。全国百姓如江海般,朕只求尽心竭力,不敢求人人体谅。”

话是这样说,但皇帝还是沮丧地叹上一声,那众多的百姓,难道都认定跟着他乱人心,比跟着朕好?

镇南王不敢劝,他对自己也沮丧,没有早挖出魏行这包藏祸心的人。

这样的心思下,就有片刻的钟点儿,君臣在御书房里一个默默对天惆怅,一个无言对地自责。

这寂静直到皇帝再次开口,才得以打断。

“阮英明呢?听说他在马家,让他来见朕。”

镇南王陪笑:“他守着马大人,想等到他能清醒说上几句话。”

“让他再找一个助手吧,马浦就是好转,也不是这几天里就能当差。再让他回家去!把他过上,朕可再找不出一个他!”皇帝有了严厉。

镇南王恭恭敬敬答应。

“抓不抓林允文?明天好好的议一议。眼前要紧的,先把使臣们打发走!”皇帝难掩不悦:“朕留他们多住几天,安排他们去看中原的繁荣,我们中原的文化。朕的意思已很明确。一定要打吗?可以通商,可以互为友国不是吗?朕本是这样想。但现在朕烦了,”

往殿门上看看,本想这就命拟旨给阮英明,话到口边,想到在使臣们身上花的心血不少,又忍耐下来。

皱眉不展:“也明天议一议吧,听听臣子们的话,劝不好,就立即离京!”

镇南王心中一动,飞快回话:“皇上,可以把林允文一同撵出京,使臣们由沿途官员接待,他们在路上的勾结尽可以看到。再不然,拖住林允文,晚于使臣们一个月出京,”一咬牙:“把魏行打发出京,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下处。”

“三百使臣功夫不弱,如果再有大天教众接应,沿途破坏不是小事。但你说的也有道理,沿途勾结引出教众也不是小事。魏行,”皇帝露出狰狞:“这个人留不得了!”

骤然间,皇帝起了杀心。但再暴怒,谨慎还有,依然道:“明天你进来,让席丞相进来,议过再定怎么处置他。”

镇南王说好,见皇帝没话,就要退出时。皇帝淡淡:“消息传开了吧?却没有人回话,说百姓们乱呢?”

“太子殿下早早赶到,齐王殿下随后赶到。二位殿下轮流去民居里安抚过,皇上可以放心。”

皇帝恍然大悟,这话镇南王一进来就回过,皇帝愤怒于马浦在京里中招,愤怒于魏行在眼皮子下面没发现,愤怒于可以把林允文抓起来千刀万剐,却碍于长线已放这几年,这就一刀宰他只落个痛快不甘心。他把太子和齐王抛到脑后。

皇帝在今天晚上,有了第一丝笑意,虽然不多,也让他心怀跟着宽上一分。

就只关切一句:“都小心不要过上病。”

镇南王悄嗅自己,御书房里从他进来,就一股药味飘得到处都有。王爷干笑:“章太医和袁家二姑娘在去年就把疫病控制的很好,臣信他们今年也不会办错。”

暗想,这把人拿药从头浇一遍似的,别说是病,镇南王觉得自己的命都让这药折腾下去半条。这整一个药人。

皇帝揉揉鼻子,他早就让这药味薰得慌。但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