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2 / 3)

大汉的时候,汉中应该也已经落在了张鲁的手上,这张鲁能力虽然不行,但是也算是一根难啃的骨头,毕竟张鲁可是五斗米教的教主,而且这五斗米教很明显就是太平道的“同道中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大量的民兵,在汉中这种易守难攻的城池中,士兵的单兵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唯有人海战术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刘鑫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也是不会轻易的去攻打汉中的,所以汉中这一条路可以算是下策了。

然后便是刘鑫心目中的中策,从益州出发之后便借道荆州,然后北上平定中原,不过这里刘鑫遇到的问题也非常困难,也可能是非常简单,那就是刘鑫该如何忽悠,或者说是说服自己的便宜“叔叔”刘表给自己借道荆州的机会,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刘表也应该明白,“假道灭錿”的故事刘表也应该听说过,所以刘鑫并不觉得刘表会轻易的借道给自己,所以刘鑫想要走这一条路的话,恐怕也就只能想办法先攻打下荆州再说了,而荆州可谓是地大物博,虽然刘表的手下没有多少靠谱的人才,但是光是荆州的水军就足够教刘鑫做人了,毕竟益州是位于大汉的偏远山区,几乎没有什么专业的水军,而刘鑫想要带领下益州部队攻打荆州,又必然会与荆州水军在水上作战,到时候益州军势必会处于极大的劣势,到时候“赤壁之战”都有可能提前上演了。。。所以取道荆州攻取中原的计划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实行起来并不比拿下汉中来的简单,所以刘鑫觉得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荆州应该是刘鑫最后图谋的地区了。

至于刘鑫心目中最后的上策,那便是直接从益州北上,攻打长安了,毕竟无论是攻打汉中还是荆州,在这个时期的刘鑫来说都是不好的选择,并且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大义上,毕竟汉中与荆州都是暂时与刘鑫属于同一阵营的成员,荆州更是刘鑫的便宜“叔叔”刘表的地盘,在没有彻底到达天下大乱的时候,刘鑫攻打这两个地区,无疑是会陷入舆论的劣势,背上各种各样的骂名,而此时刘鑫唯一可以名正言顺攻打的目标,那便是长安城了,无论是董卓还郭李所占据的长安,都是属于那种人人喊打的情况,根本不需要什么攻打的理由,而且还能带给攻城者好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就算是董卓死后的长安,兵队流失了不少,跟着吕布也跑了不少,但是长安城内的兵队数量依旧十分可观,这也是董卓死后的长安城,各大诸侯依旧是放任不管的一大原因了,毕竟这可是大汉的故都,想要攻下长安可不容易,因此郭李二人才能够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没有诸侯敢来攻打长安的原因了,直到郭李二人陷入内讧,长安城才算是被“和平解放”了。

不过刘鑫可不会给郭李二人整合董卓残部的机会,毕竟在董卓刚刚去世的时候,长安城也是处于防守最薄弱的时候,这也是刘鑫攻打长安城的最佳机会,可谓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因此刘鑫都打算等董卓兵败迁都长安城之后,刘鑫便带着兵马来到长安城外驻扎,然后坐等董卓身死之后,刘鑫再带兵趁乱攻下长安城,然后顺势再拿下根本没有驻军的洛阳(历史上的洛阳在董卓决定迁都的时候被付之一炬,几乎成为了一座空城,再加上董卓依旧挟持了汉献帝,因此“洛阳令”一职一直处于空缺状态下,而各大诸侯也没有入驻洛阳的打算,毕竟这个时候的洛阳已经是残破不堪,没有任何的价值了,所以更别提什么驻军了),到时候刘鑫就可以随时发兵中原了。

所以,刘鑫觉得自己应该会在董卓死去的第一时间,乘着空隙直接出兵攻下长安城,自然不会给郭李二人大封天下的机会了,而且不得不说一句,郭李二人大封天下的行为,无疑是给大汉的覆灭添了最后一把柴,让大汉的权威完全失去,毕竟各大诸侯都成为州牧刺史,手中的实权在握,而且也算是可以名正言顺的发展自身实力了,因此那些有野心的诸侯们一个个都是拼命的发展自身实力,并且开始肆无忌惮的攻打其他诸侯,大汉从此陷入了混乱之中。

而郭李二人之所以分封了不少汉室宗亲担任州牧刺史一职,就是希望这些汉室宗亲能够成为“内鬼”,继续分散汉献帝那最后一点可怜的影响力了,毕竟连汉室宗亲都开始无视汉献帝的权威,那么其他的诸侯又何必再听从汉献帝的命令呢?

而且郭李二人的这个计划无疑是成功的,刘表等汉室宗亲都接受了这样的任命,并且开始割据一方,再次回到了藩王时代。。。

当然了,这么一条毒计,这自然还是我们著名的毒士贾诩所想出来的计策了。

刘鑫都怀疑,如果自己放任郭李二人夺权的话,那么郭李二人十有八九就会分封自己为蜀王了,毕竟刘鑫现在都已经是成都王兼任益州刺史了,想要往上面分封的话,也就益州牧与蜀王的称号了。

不过这说到底,还是不符合刘鑫的利益,因为刘鑫可不是一个蜀王就能够被打发的,何况如果刘鑫接受了蜀王这个称号,那就代表着刘鑫就要接受郭李二人这两个反贼的分封,成为刘鑫一生的污点,这是刘鑫所不可能接受的,毕竟刘鑫是要成为下一任大汉皇帝的男人。。。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