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半路窜出个程咬金(2 / 3)

攻约梁山 山水话蓝天 5002 字 2018-09-21

蔬菜和铜钱不缺,其它什么都缺甚至从此没有了的地步,当强盗当军阀也真心没啥可抢的,

大碗喝酒?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大碗吃肉更是奢望,就没有牛羊猪鸡.......哪抢去?

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华贵瓷器、美女?

那得能干得过海盗才能抢来。

陶瓷大师、高明工匠、巧手织娘.......都归了海盗为海盗帝国效力了,瓷器王国的美名已经不再是宋王朝了。宋国如今连年轻女人都难得一见,以后时间稍长,宋人想有衣服穿不至于光腚归于原始,织布这活怕是得委屈老爷们笨手笨脚学着织才能凑合支撑整个社会的需求。习惯了威福自享的体面朝臣们想有新的绸缎华服穿怕是也极难实现.......朝廷还欠着海盗的债呐,交纳的金银不够海盗要求,宋国以后产的茶叶、绸缎、开采的金银什么的好东西首先得交给海盗顶账.......

这种海盗勒索下的物质贫乏与极度憋屈自然有很多人不肯,不服,愤恨不平.......

可就算田虎王庆这样的势大胆横绝世悍匪一听海盗之名也会吓得发抖,想的只有立即逃窜,连朝廷都在海盗呵斥一声后乖乖奉上一切,不敢丝毫有违,宋国其他人其他势力,谁敢去撩拨海盗虎须?

就算悍不畏死,就是敢,那也得首先能跨越浩瀚而凶威难测的海洋找到海盗......首要难题是,哪弄到海船.......

浩瀚而无情的大海把宋人,当然也包括辽人、女真......都困在了大陆,与海盗隔绝了。

正是这种当强盗甚至造反当皇帝也没得多少诱人享乐可享,家中发国难财有吃不完的粮食可慢慢享用,也有了自己的大量田地可自由耕种......家家都可以是地主,这样过日子也行,不值得冒险,天下人才没有蜂拥当强盗甚至造反。

宿元景已经警告过朝廷了,不可再刺激赵公廉。

可朝廷就是不相信他这个高阳关路大帅其实是坐在火药桶上,随时可能炸得粉身碎骨,他根本没时间逃走。

对乾宁军的突然强硬行动,宿元景和郑居中一样心惊胆战。

好在他和赵公廉的关系不是象郑居中那样恶劣,考虑着怎么着也应该可以说几句话勾通一下,就派人试探着去沧北拜见赵公廉。但照样被驻扎在沧州城附近的乾宁军的游骑截下了。

朝廷一方的人已经根本不能进入沧北,不经沧北允许,私自潜进去会要么被僧人村捉拿住向沧北军换点什么好处,要么就是在野兽多了活跃了起来的荒野活活饿死甚至喂了虎狼......

好在也有点收获。

乾宁军主将韩综说了:”朝廷有人辱我们大帅,欺我们沧北军太甚。“

这话流露了点什么意思,让宿元景紧悬到嗓子眼的心总算稍稍降了降,想了想,心索性一横,不管沧州之危了。

就让沧北军闹吧。

反正高阳关路军也奈何不得沧北,不动,不做还好,一动,一做,只怕是火上浇油,局势更糟糕,演变成无法收拾。

朝廷有人跳得太欢,过得太得意,书生义气不知厉害,那就让朝中那些人惊恐头痛去吧.......活该。

宿元景其实是一肚子怨气窝囊气。

他好好的京城高官被强调到这兔子不拉屎的边关,吃了太多苦,遭了太多罪,操了多少心,可朝廷不领情不体贴......

如今他也强烈有了赵公廉曾经流露过的感叹:这世道,越是忠心肯干的官越得在荒僻吃苦遭罪,还这不是那不是,不得朝廷意。越是无能不忠也不肯干的反而越是能在京城安逸享受,而且得皇帝的心。忠的不如奸的,干的不如不干的......

凭什么啊?

凭什么可以这样不公?

赵公廉有捍卫大汉民族的雄心大志,自己愿意放弃京城优越的生活和前途,守边关抗辽国吃苦。我宿元景没那么大本事,也没那个雄心壮志毅力,可不愿意当那种傻子忠臣干臣。朝廷强派我来吃苦受罪实干,就不能如此委屈了我......可惜,他心中的呐喊朝廷听不到,有人察觉到他的怨愤心思,但也没心思理他,根本就顾不上下边......

耿南仲知道乾宁军威胁沧州城的事,河间府那报过,但他此前是更自信沧北军绝不会真反。乾宁军所为不过是赵公廉逼迫朝廷让步并处罚他这个挑起事端的右相的军事手段而已。但此时,他也慌了,却又花言巧语继续忽悠赵桓这种三傻子皇帝相信他的判断、相信他的锦囊妙计肯定能成。

赵桓被一通忽悠得又信了,紧张得要死的心也渐渐放松了。

耿南仲见火候一到,才一副胸有成竹架式果断道:“陛下,赵岳小儿在京城肆意行凶,能犯的罪都犯了,得立即抓起来。”

说话间,一扫往日儒生风骨干臣的儒雅风度,满脸的狰狞阴险恨意和难掩的得色:赵公廉,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小子居然敢轻贱老夫?看我收拾了你亲弟弟,捏着你弟弟的小命,看远在沧北的你又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