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幸存者。而他所交给力将的,正是启帝遗下的佩剑,此剑被后世称为启帝剑,乃成皇道之无上象征。
十八万启民的死气与怨念,将少年的眼眸渲染成一种仿佛地狱深渊般的漆黑。将十八万同胞的血仇深埋心中,与十八万英灵怨魂同在,此身所在,即为地狱。这位以万鬼为名的少年先跟随力将,后师从道师,而后自辟幽冥鬼宗,成就一代令神族为当年的杀戮屡屡付出惨重代价的绝世鬼王。
携真神之威,再临启国的神族大军所向披靡,最终尽吞启国。启国未能来得及撤走,或不愿撤走的三成多民众除一成被杀或自杀之外,其余近两成民众皆成神奴,沦为被剥夺一切自主意志的傀儡。神族人口本比启国少得多,这一下增加了近一倍人口与地盘,一时如日中天,气焰大盛!
大获全胜的神族理所当然地随后分兵杀入十万蛮山,却意外地被熟悉地形的启国与异族采用灵活游记战术打个丢盔弃甲。只因十万蛮山着实不利神族大军团作战,而且面对移动作战一击即退的敌人,“神降礼赞”也成了大锤打蚊子,毫无用武之地。在连续七次入山林剿敌而受挫而归后,神族只能无奈地放弃尽歼启国遗民这一野望。
期间,神族损失最大的一次,乃是一支近万人的兵团即将撤退之际,听得数百人齐喊一声“九指伪神的走狗们果然皆是无胆鼠辈!”,遂全军怒发冲冠不顾一切冲杀上去,结果陷入对方利用一处天然毒瘴泽地布置的陷阱,以致全军覆灭。
据后世统计,“九指伪神”一词乃是针对神族百试百灵的最佳引怪嘲讽,没有之一!神族因此而蒙受的不必要损失起码在二十万人以上,堪称惨烈!
此后五十年间,神族在形式上一统东西大陆,建立起幅员辽阔的神圣大帝国,然而事实上他们的势力范围仅仅局限于平原地带,对于无穷无尽的十万蛮山密林,他们始终推进得不甚顺利。由于道师的事先布局传播启国的人本文明,再加上与启国遗民的交流与混居,几乎所有异人族与开灵妖兽都对神族信仰极为厌恶排斥,毕竟没有任何正常生灵愿意成为失去自主的傀儡。
而启国遗民自遁入深山密林后,更是着力联合无数异人族乃至一切可以交流的对象,学习整合各种千奇百怪的异能与兽类天赋,武技、道术、战术战法日新月异,打得敢于深入蛮山密林的神族各种找不到北。
“神降礼赞”固然是大杀器,但真神之尊,岂是说请就请?即使以神族“神纹构装”的神异,也需以至少三名神使主导,献上近万人的生命才能发动一次。当然人数越多,越能分担代价,若有五万人以上联手发动,那么代价就不过是有数天疲惫不堪而已。不过偏偏在深山密林中,神族数万人的队列因地形限制而动辄延绵数里,“神降礼赞”在发动的过程中若是遭“截神道”突袭截断神力回路,后果堪忧。即便发动成功,所毁灭的最多也不过千人规模的小村寨。征伐十万蛮山期间,神族足有七次动用“神降礼赞”,但所获战绩加起来都还不足摧毁山河关一次的十分之一,反而发动之后次次因全军衰弱而遭乘势突袭,最终都只得饮恨而返。
而等到鬼王开发出以怨灵令神奴失控反噬乃至混乱相关神力回路的“乱神咒”,以及道师麾下,一名以吞天蛤蟆修炼化形的底子开发出的吞噬消化神力为己用的“噬神”之后,启国遗民开始进入局部反攻,频频乘神族兵力空虚从山林内杀入神圣帝国,让控制了太大地盘的神族军团疲于奔命,某些如“浮空巨舰”一般准备用来进军山林的大工程都被因此打断。
陷入“山林包围平原”战局的神族就像一只被无数嗜血毒蚊围攻的战象,虽然所有毒蚊绑一起都无法正面承受战象一击,但事实上战象根本对毒蚊无可奈何,只能持续地不断失血……失血……
“胜负已定,看来这神道虽能逞一时之威,却终究只是左道。你看那些神使、神民,灵性尽失,治国用兵外交几乎全无策谋可言。若非如此,坐拥举世无敌的雄军,又岂能落得如此狼狈?”
“话虽如此,这‘神纹构装’也着实非凡,仅以数万人疲惫数日的代价便能召唤真神完美降临,在神道之中也堪称绝妙之法了!”
“‘神纹构装’虽有妙处,但相比之下,另一为奕手所演启国上下官兵士农工商兼备,人伦义理,衣食住行无不具体而微,灵性惊人,观之如有苍茫史书长河扑面而来,更叫人啧啧称奇!”
“不仅如此,其中许多棋灵皆大见不凡,其中道师该是奕手本念所化,而启帝深合圣皇之道,这也罢了。倒是那力将与奕手气质明显不合,却又毅勇惊人,竟然以未能感应天地法则之凡躯斩落真神一指。这般人物,这般气概,若仅仅凭空虚构只怕在所难为,必然有真实原型可供奕手观想。不知其原型可曾前来仙秦,若入我兵家,必为一员大将!”
“若我所料不差,力将之原型,我等应当会过……”
“喔,原来是绮湄仙子,不知此人比诸几位大将军又如何?”
“……涉及军情机密,这倒不便见告……”
当诸多观奕鬼仙各自交流间,“天演棋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