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不急不慢地朝着站台驶过来。
胡大发目不转睛地看着驶过来的公交车。
“老板?”苗苗喊了胡大发一声,然而,胡大发并没有反应。
苗苗的伸出小巧的手掌在胡大发的面前晃了晃:“老板,你在发什么呆呢?”
胡大发这才转头看着她,转瞬间露出了笑容:“没事。”随着一声气阀松开的声音,他身后公交车的门开了,“上车吧。”
苗苗轻快地上了车,胡大发就跟在她身后,看着她一直走到了最后排的空位坐了下来,和上次一样靠右窗坐着。
她一只拍拍边上的座椅:“老板,快来啊,坐在这里嘛。”
公交车上依然很空,余小斌和郭群英也已经各自找到了位子,只有胡大发还一只手攀着扶手,站在公交车中间的过道上,背对着车行驶的方向。
他的刘海随着公交车的摇晃,也跟着一晃一晃的。
“老板,快来。”苗苗继续招呼着。
胡大发这才慢慢走了过去,挨着苗苗坐了下来。
胡大发一坐下来,苗苗就两只手抱住了胡大发的右胳膊,脸贴在他的肩膀上,难得温顺起来。
云城的公交车很新,很干净,这大约也是这个二线城市飞速发展的一个印证。
不知道老郭那时候有没有继续坐上这班公车,前往他求职的下一站。
在他失踪前的那几个月里,他每天都是这样坐在云城的公交车上,进行着执拗而效率低下的奔波。
没有人可以想象,一连几个月被不停地拒绝是什么样的感受,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够坚持下来。
胡大发想着,或许老一辈的人在遭遇困境的时候,会有这样“自虐”式的应对方式,那是来自一些民间信仰的潜移默化,总觉得遭遇到的厄运是自己的罪过,而承受更多的苦难兴许能偿还这些罪过,走出厄运。
老郭当时的心境,大约就算问他自己,他也未必说得清楚。
而此时的胡大发,和苗苗挨着朝下一站而去,他却有几分的肯定——他们将无功而返——那个兴致勃勃地离开信达监理公司的老郭,或者说几个月来第一次显得高兴的老郭,或许并没有继续下一站。
天黑了,四个人站在一把大锁锁住的公司门口,在冷风里默默看着贴在门口的放假通知。
“我就说我们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去哪儿都还能找着人……”苗苗嘀咕着。
“看来,我们的运气到这里为止了。”余小斌叹了口气说道。
“云城的蹄髈面很有名,走吧,先把晚饭吃了。”胡大发突然提起吃的来。
“啊,蹄髈吗?听起来很不错!”苗苗一听到是吃的,就来了劲儿了。
胡大发转身看着还想继续找下去的郭群英笑着说:“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找你爸爸对吧,所以,跟我们去吃面吧。”
郭群英听了,这才低声地说:“好,我带你们去……”
胡大发听了却笑着说:“不用,我知道。从这里向西步行四百米就到了王张记了,他们的蹄髈面做得很好。”
“啊,的确如此。”郭群英带着意外说道。
“老板,你怎么连这个都知道的哦……”苗苗蹦跶在他的周围说道。
胡大发说:“在知道第三站是这里的时候,我就在我看过的云城地图里搜寻过了。因为从时间上估计,我们差不多到这里,就已经是吃饭时间了,因为老郭出发的时间比我们早太多,所以我们今天天黑前不可能访问完所有的招聘企业,干活也得吃饭,当然得提前计划好到了饭点吃什么喽。”他说着,已经自顾自朝着王张记走去。
和苗苗想象得不一样,王张记的店面很小。
苗苗抬头看着,嘀咕着:“老板,你确定好吃吗?”
胡大发指了指已经被熏得看不太清楚的王张记三个字:“看到这个被油烟浸透的牌匾了吗?就证明它在这里生存多久了,饮食这种东西,判断它好不好,只有一条简单粗暴的原则,看它能生存多久,越是存在久的店面,越是好吃。”
他说着掏出自己的古董怀表,“啪!”利索地翻开精致的表面看了看时间:“嗯,我们来得还算早,趁人还没有太多,赶紧进去呗,不然说不定要排队呢。”
郭群英听了,立刻说:“是的,这里每天晚上都是要排队的。”
进到店里。已经有了不少食客了。
苗苗左顾右盼地看着:“哎?菜单呢?”
“不好意思,我们这里只有云城蹄髈面。”一个老板模样中年男人走上来,笑着对她说,“你们随便坐吧。”
老板边上是一个灶台,一口直径一米多的大铁锅里,满满地炖着红亮油滋滋的酱蹄髈,一阵一阵诱人的香味已经飘过来了。
老板抓起一把细面,放在一个大汤锅里,那些面条,如云丝一般舒展开来,在汤里翩然起舞。
雪白的面条起锅,放在一个个白色蓝边的老式汤碗里,每碗面条里放一个从大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