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远不如清末袁世凯,官做的其实不到顶级,受到的打击和掣肘非常之多,办事左右受阻,促使他专注外交和洋务,提高自己的地位。
还有一段最让华皇感慨的是,李鸿章说天下唯有自己的名字最难写。
李鸿章写下了,为爱新觉罗和翁同毓贤们背下了黑锅,这种胆识气魄张之洞做不到,袁世凯不会做,康有为们没胆做,那个乱世,好一个大智大爱,忠义礼孝,中国人骨子里敬佩的东西中堂都做了,古稀之年,老残泣血,华皇之所以每每念起李中堂,都心生无限感慨和敬佩。
晚清风云乱世,三人合力扛鼎,给辫子国续命,一是慈禧,携经世振国之人,二是曾国藩,开现代教育先河,三是李鸿章,几乎以一人之力群抗列强,不惜搭上文人最看重的名声换得山河仍在,虽未国泰民安,却也竭尽全力。目光卓绝,深谋远虑,中堂早就看透了一切。
所以,现在李鸿章在华皇的体制中,华皇才觉得用的这么顺手,轩建章在日本取得的军事成绩,有一半的功劳要分给李鸿章,李鸿章的外交策略和时机的把握,不是华皇手中这些刚刚念完小学的官员们能做到的。
华皇对于迪斯雷利的欣赏,还因为迪斯雷利的政治眼光,被历史证实了是准确的,迪斯雷利说过一句话,英国和俄国都是地处欧洲边缘的大国,如果我们不携手合作,柏林就会控制欧洲。冷战时期不能说,意识形态问题。
英国人一大爱好是当防止欧洲一体化的搅屎棍,这一战略并不是光针对俄国人,而是谁要有一统欧洲的能力就要针对谁,属于以免自己被边缘化的离岸平衡手。
英国作为欧洲的海洋国家,总是在避免欧洲大陆上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所以拿破仑称雄欧陆的时候反法,德国崛起后又反德。维持一个势均力敌的局面,就可以坐收渔利。
轮到华皇的时候,萌总裁从座位上站起来,笑道:“我刚才没有被炸死,要不然就没有机会在这里给女王陛下祝酒了。”
从华皇站起身,到华皇开口,所有人都早就停下了轻声交谈,一致看着华皇,在场的哪个不是政治家?即便不是政治家,也最起码都是老牌政客,在什么圈子混的久了,自然而然的都会有敏锐度,这帮政客们,料定华皇的祝酒会与众不同,所以,从华皇站起身开始,大家就都等着看戏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虽然料到华皇可能会提起刚才被刺杀的事情,但是华皇会当众说出来的可能性,也只不过是一半一半,女王对于华皇当众出招,还是略感意外。
华皇笑道:“除了英国之外,明天欧洲所有国家的报纸,甚至包括美洲所有国家的报纸,都将报道我刚才在英国的首都被刺杀的消息。”
听闻华皇这样说,爱德华王储,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都将眼珠瞪起来了,不清楚华皇还会继续说出什么惊人的话,其实华皇这样说,就已经很不客气有挑衅的成分了。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顿时紧张,两只手的手心全都是汗水,虽然英国公然对华皇不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这毕竟是在白金汉宫啊,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的确够让人惊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