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6 轩建章向李鸿章请示】(3 / 3)

甲午崛起 轩樟 5147 字 2017-07-31

千石,成为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受封最厚的人。

功成名就的西乡,出于封建思想,认为自己功名地位高于萨摩藩主岛津家,有损“忠臣”的声誉,遂于1870年1月辞职,回鹿儿岛做了藩政顾问,后任藩大参事。

西乡离开中央回到地方,还因为他对明治政府实施有损于下级武士利益的政策感到不满。他很同情下级武士们在明治维新后的悲惨遭遇。

西乡隆盛在请求萨摩藩政府救济一个参加内战的士兵的信中写道:“临生死之境,使之如私物,事定之后,即行抛弃,影响德义。”

他的一首广为流传的言志诗写道:“几经辛酸志始坚,丈夫玉碎耻瓦全。一家遗事人知否?不为儿孙买美田。”

西乡隆盛看不惯许多政府高官追名逐利,穷奢极侈,指责他们为“利”忘“义”。

西乡的个人品德,在日本一直被人们推崇。

正是在这些内政问题上,西乡与大久保等人产生了矛盾。

西乡、大久保等人尽管有矛盾,但他们都认识到要建立近代国家,使日本摆脱半殖民地危机,必须消除封建割据局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

从1871年起,他们又在这个目标下联合起来,全力进行废藩置县的改革。

1872年7月,西乡任陆军元帅兼近卫军都督。次年7月,政府公布《地税改革条例》等5个文件,实行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近代土地制度的地税改革。在此前后,政府还进行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多项资产阶级改革。西乡主持和参与了这些改革,虽在改革内容上没有特别的建树,但他统帅军事力量,以武力为后盾,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应该说是他的特有贡献。

西乡、大久保、木户三人以在倒幕维新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被人们誉为“维新三杰”。

在此前后,参与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资产阶级改革。

1873年10月,因“朝鲜派遣使节问题”与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办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治学校。

1877年被旧萨摩藩士族推为首领,发动**的武装叛乱,史称西南战争。

由于华皇和华国的介入,这场原本就几个月就完事的西南战争,硬是被华军无限期拉长了,直到现在都不能算是完全结束。

李鸿章和轩建章几乎是同时收到华皇的电报。

李鸿章在长崎城,轩建章在福冈,福冈是华军在九州岛的一个指挥部,也是从长崎城到军队前线的一个中转站。

现在西乡隆盛的手中的武士军已经不足5000人,而且大都是冷兵器,几乎对华军的后方造成不了大的威胁了,关键还是来自于北九州方向,日本政府军的压力。

“按照陛下的指示,似乎我们最近要主动找日本人打一场了。”轩建章在电话中向李鸿章请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