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纵论天下(2)(1 / 2)

权唐 格鱼 2561 字 2016-09-03

孔晟何尝不知有些事情一旦捅破了窗户纸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但他如鲠在喉,不得不吐。为了杨雪若的深情,他不得不冒一次险。他决定当面与杨奇坦诚相对长谈一次,若是能让杨奇改变心意是最好,若是不能,也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该做的他都做了,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任他去吧。

“使君大人,今日此地只有你我二人,有些话可以敞开来说了。伯父可知安禄山为何要造反?”孔晟轻轻道。

果然来了。杨奇眉梢一挑,却是不动声色地挥挥手道:“安贼天生逆反,拥有反骨,这一点天下人都知晓。论起来,他之所以举兵谋反,在本官看来,原因并不复杂。”

“主要在于,李林甫的压制和杨国忠的逼迫。满朝皆知,安禄山惧怕阴狠毒辣、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安禄山曾对亲近之人说:我安禄山出生入死,天不怕地不怕,当今天子我也不怕,只是害怕李相公。可李林甫一死,安贼就失去了压制,而杨国忠此人愚蠢狂悖,不像李林甫对安禄山一样恩威并重,只知一味的打压胁迫,最终还是逼反了安贼。”

“实际上,本官以为,安贼起兵还是有些太仓促了,若是他能再从容准备两年,或者就不是如今骑虎难下的局面了。再者,此人毕竟是区区胡儿,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他在攻破长安洛阳之后,竟然急切称帝而不思进取,倘若他趁势直逼入蜀,或分兵拿下灵武,哼,这天下岂不尽在他的掌心?!”

杨奇这些平日深藏于心的话若是让外人听到,无疑是大逆不道,他说得如此直白和不加掩饰野心勃勃,听得孔晟心头更加凝重。

孔晟倒吸了一口凉气。今时今刻,他算是与杨奇彻底“坦诚”了,而杨奇既然敢直言不讳,想必已经对他起了杀机。孔晟知道自己在玩火,也是在钢丝绳上跳舞,一个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化为灰烬。

孔晟沉默了一会,他刻意回避了杨奇的后半段话,而直接回应了他的前半段“使君大人,你所说的其实都是表面现象,孔某不以为然。”

杨奇冷笑一声:“你且说来听听。”

“安禄山之所以起兵谋反,在孔某看来,真正的原因有三。其一,私欲膨胀,权力膨胀。此人爱财如命,他有强大的军队,靠军队来抢自然一本万利。其二,朝廷**。开元之后的大唐失去了政治清明和君臣图治,有的只是日益腐化和近臣弄权。李林甫、杨国忠先后为相,搞得朝政乌烟瘴气。这种情况是有机可乘的。第三,国内空虚。当时朝廷军队的主力都在边境作战,守护长安和关洛的军队很少,安贼从河东起兵,势如破竹,一举拿下京城,震慑天下。”

孔晟的话一说完,杨奇嘴角一挑:“你我所论大同小异。孔晟,你可知妄言朝政、非议朝廷,可是杀头的重罪?”

“先前我就说了,此刻并无外人,我愿意与使君大人推心置腹的说几句话,如果使君大人认为我狂悖,那么,孔晟就此认罪,任由大人处置就是!”孔晟神色平静地施礼道。

杨奇扫了孔晟一眼,摆了摆手:“你继续说。”

“安贼虽然势大,占据了大半个中原,但在我看来,至多三五年之内,他必败。一介胡儿,成不了什么气候。”孔晟拱手为礼:“使君大人以为然否?”

“本官看倒也未必见得。况且,这天下间拥兵自重蠢蠢欲动者,何止是安禄山一人,朝廷纵然平息安贼叛乱,恐怕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社稷江山早就乱了。”

“天下间有野心的人绝不止安禄山一人,这毫无疑问。而且,大唐积重难返,藩镇割据已经根深蒂固,很难从根本上逆转。我相信,天下各藩镇都在观望,若是朝廷迟迟不能剿灭安贼叛乱,只要有一人点火,就必成星火燎原之势。”

孔晟笑了笑,声音变得凝重沉静起来:“但这天下大势自有定数,任何妄动之人,都将成为众矢之的和万夫所指。所以,还是要继续等待时机,谋而后定才能成其大事。就目前而言,可以先看安贼叛军能否拿下太原府。若是安贼攻破太原,那么灵武危矣。朝廷纵有郭子仪、李光弼这些中兴名臣,也无力回天。到了那时,天下藩镇必有趁势而起者,这天下就会要乱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载,倒是群雄逐鹿就看谁是天命所归了。”

“使君大人,以为然否?”

孔晟从始至终没有提及杨奇的野心半个字,但字字句句却是意有所指,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

这番话直接说到了杨奇的心坎里,他听得神采飞扬大为振奋:“然。”

“但是,若是安贼拿不下太原府,李光弼的大军就会趁势进攻,与东线的郭子仪军两线夹击,前后呼应,光复关洛指日可待。一旦朝廷平定安贼叛乱,哪怕是这天下间依旧是千疮百孔,也失去了争霸的机会。轻举妄动,下场可知。”

杨奇闻言,脸色变得有些阴沉。其实这番话孔晟不说,他也心里多少有点数。只是他野心膨胀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之的准备也长年累月,如果不趁乱搏一把于心不甘。

见杨奇神色变幻,孔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