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章其实还算稍微客气点,更有名为“诺亚方舟”的著名撰稿人,在微博撰写了一篇《国家大剧院之殇》的章,直接痛骂国家大剧院的领导们见利忘义,他们竟然允许《唐璜》这样“道德沦丧、人品败坏、教唆人犯罪”的歌剧演不说,还搞站票这样极度不人道的形式,造成观众晕倒,差点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章说这些都跟大剧院领导层贪污**,和秦放歌利益相关,狼狈为奸,政府该出面查处。最高领导人不是一直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吗?这样的精神污染如何做到和谐友爱,共筑国梦?
这位自诩为救世主的诺亚方舟,爱强烈建议取消歌剧《唐璜》的演出安排,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罪名都想好了,公然传播淫\\秽思想。还建议取消侮辱穷人的“阶\\级”歧视站票制度,降低门票售价,让纳税人出资建立的国家大剧院真正为人民服务。
席晚晴看了之后,都被气笑了,“这些人还真是什么帽子都敢往别人头扣啊!要说不和谐,这样妖言惑众的东西是最不和谐的!”
席晚晴气过之后,也积极组织准备反击,被动挨打总不那么回事。秦放歌懒得管这些也根本没把这些诽谤污蔑之类的叫嚣真正放在心,但她们却是怎么看不过眼的。
除了他们这些专业的外,秦放歌的论坛里,粉丝们也在积极的行动着。
说实话,对于这些天络很多人大肆的污蔑诽谤,各种摸黑秦放歌和他的这部《唐璜》,粉丝们都是相当气愤的,也相对保持了难得的理智,最起码,没有乱去人肉那些个黑自家爱豆的名人大v,疯狂爆他们黑料之类的。
和这部歌剧《唐璜》相关的新闻,虽未能最具有典型意义是《新闻联播》,但不管在央视还是燕京台,其他时段的新闻都是有播报的,评价也都相当不错。
在自家论坛里,粉丝们对这部歌剧的更是奉为神作,除了那些古典音乐同行们的各种赞誉外,很多粉丝还不惜翻墙,从国外的媒体报道社交软件,翻译回来很多对《唐璜》的评价。
而亲自去现场的粉丝也都有留下他们各自的歌剧评论,秦放歌的粉丝,有很大一部分坚力量是学音乐的,学声乐的基本都拿他做目标了。
这些音乐专业的,也在论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写各种入门攻略贴,科普各种古典音乐常识等等。
除了首演当日外,后面两天的歌剧演出,观众都是以粉丝为主的。对秦放歌对粉丝们表现出的关爱和良心,粉丝们也都深切的感受到了。不同的返场曲是最好的证明,以至于很多到现场的粉丝,都想再买票去再欣赏一回的,哪怕再多站三四个小时,都是心甘情愿的。
论坛里,关于如何欣赏这部歌剧,各种感觉都是相当多的不说,粉丝们也各种猜想揣度秦放歌创作和演出时候的想法等等。对于这部歌剧,即便是粉丝们,意见也不会都相同,唐璜这部歌剧想要表现的东西也确实有点多,并不只是那些“评论家”这样家那样家所看到的,只轻浮于表面的,追逐女人的花花公子浪荡子一类的角色。
粉丝们都相信,“哼,我家哥哥才不会这么轻薄无情呢!”
对于秦放歌的返场曲,粉丝们更是众口一致表示这是真正最福利的地方。
然后,少不得也会找粉丝声乐专业的出来,给大家科普下歌剧美声的发展史。当然,关键点也在于,粉丝们都想知道,秦放歌为什么能这么牛逼。以前也不是没科普过,但温故而知新嘛!时常学**是好的,作为粉丝,连偶像优点和长处都不知道,怎么说得过去。
又传闻今晚秦放歌的返场曲,是特别炫技,给人特别感官刺激的花腔男高音,一般而言,花腔女高音较多,都是特别炫技,能撩起人神经兴奋的。
这不得不说到美声唱法的咽音,由于人的声音音域和音高是有限制的,人在歌唱到一定的高度,如高音c的时候,腔体的共鸣会变弱,音越高,想要实现共鸣越难。音色和音质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持声音的通畅和音量厚度,在下颌三分之一处,形成一个类似三角形的小口,气体从小口里快速出来,通过声带,形成声音。这样的声音洪亮而高亢,像是用乐器演奏出来的一样,美声唱法,称之为“笛音”,也是所谓的“咽音”唱法。
咽音唱法拓宽了人声的音域,丰富了音色,促进了花腔技巧的发展,使人的声音像夜莺一样清脆、圆润、明亮、富有金属共鸣的效果。也只有掌握这样的技巧,才有在咏叹调华彩乐段演唱时炫技的资本。
也有今晚在场的粉丝在论坛抒发了他现场听秦放歌唱歌时候的妙感觉,“这是什么样的歌唱啊!这声音既轻松又连贯,像一双云雀飞跃天空,陶醉在自己的飞翔:看来似乎这声音已经达到最高点,但他却又继续往前飞,向,又再向,同样的轻松,同样的连贯,没有丝毫用劲的迹象,或者取巧,变花招的破绽。这种声音,能把情感的讯息,立刻转变为印象,使人的灵魂驾着情感的翅膀,升入无尽的苍穹,他使我目瞪口呆,用一种我从未经历过的,最优雅的感觉和力量抓住了我的心,俘虏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