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道。
这次倒是得到其他两人的点头认可,谭松也笑着说,“我们拭目以待,看看秦放歌有什么样的理解和表现!”
他们都不担心秦放歌的对音乐的理解,但想要表现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他并不擅长的花样滑冰领域里。
很快,教练们也都不说话了,冰场上的秦放歌似乎已经完全融入到了音乐中,随着钢琴声和交响乐团的协奏,在冰面上有韵律的滑行着。这首曲子太过抽象,情绪表现也多,俄国钢琴家谢尔盖的演奏倒是挺得作曲家的精髓,据说也是师承下来的。
俄罗斯作曲家的音乐作品风格一贯很有特点,宽广,忧郁,又带着对于终极关怀渴求的沉重与深刻,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还有堪称战斗民族的斯拉夫人。
秦放歌自己有认真研究过这个世界的各大作曲家,瓦西里耶维奇是怎么绕不过去的,他的风格跟另外一个时空的拉赫玛尼诺夫极其相似。他的这首第二钢琴协奏曲,秦放歌也相当喜欢。这首协奏曲除了在构造上的完美妥善之外,同时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钢琴化的效果,而且把这些作了绝佳的统一。
第一乐章:中板,c小调,奏鸣曲形式。开头的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之后,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的 c小调第一主题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降e大调第二主题,这一主题充满了甜美的伤感,也是瓦西里耶维奇的风的旋律之一。
第二乐章则是肃穆而舒缓的三部曲式。开始的主题是从第一乐章抒情的副部主题衍生来的,带有沉思的乐念,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逐渐地音乐的性格发生了变化。明朗的幻想被热切、欢乐的激情所代替,在乐章中段,乐队只出现一些基本主题的回声,独奏钢琴的一些活跃的音型跃居第一位,像是一首轻快诙谐的钢琴练习曲,然后就以光辉有力的华彩乐段作为结束。在乐章的最后一段,基本主题的再现有所压缩,它又唤回了听者对那深思的回忆,这种情绪即使在乐章的简短结尾中仍然没有消失。
第三乐章是诙谐的快板, c大调,2/2拍子,近乎於回旋曲。由弦乐的演奏告一段落之处,钢琴雄纠纠地奏出第一主题,并将此主题加以充分地发展。双簧管和中提琴绵绵地唱出了第二个主题,这与第一个主题形成了极明显的对比。乐章结尾,钢琴以强音对旋律加以装饰,并逐渐加快速度,最后在钢琴与全乐队合奏的强奏中结束全曲。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各种细节,滑冰馆这边没播放的时候,就先在秦放歌的脑海里迅速回响过。这样抽象的音乐,对秦放歌来说,有着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也可以借鉴一下以往的那些花滑名将演绎这首曲子的得失,吸取精华,去除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是学习的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过程,尤其他对于花样滑冰还没有特别深刻的理解。可要说起对这首音乐的体会和理解,那些编舞教练花滑名将们全部加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
配合着音乐,秦放歌随着思绪,进行各种花样滑冰的动作。他这会也真的火力全开,一心几用,感觉就像是cpu开启多线程处理不同任务模式一样。
花样滑冰的节目编舞中,最主要的也就三个,滑行、旋转、跳跃,但这其中的衔接,却是最不容忽视的。比如,跳跃之前的步伐衔接,衔接与跳跃之间准备时间不能太长,会让人觉得不够干脆自信。跳跃落冰划出后的衔接,如何增加表现力,带给观众高\潮\余韵后的美感,也是相当重要的。太简单敷衍肯定不行,就像是浪漫事后,得细心安抚让对方享受更完美一样。
此外,衔接时候所使用的舞蹈动作,力度幅度应该更明显甚至夸张一点。这点其实和秦放歌他们在舞台上演歌剧是一样的,最需要优先考虑的,还是现场的观众,他们和舞台隔着不短的距离,也没办法马上慢动作回放,稍微夸张点的表演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算是做得最靠前的观众,或者是旁边的裁判,也没办法仔细发现每一处细微的美好。总而言之,就是有镜头感,不能太过平淡无奇。
秦放歌自己玩这花样滑冰,虽然不是为在裁判那里得到高分,也不讨好现场的观众,但他对自己要求一贯很高,最起码,是要展现出符合自己心中审美标准的东西来。
随着音乐的行进,秦放歌也慢慢活动开来,也不仅仅限于各种花式滑行了,开始有旋转的动作,他特别注意旋转前后的细节处理,在旋转的时候更是如此,平衡怎么掌握,手脚怎样放置会更有美感。他肯定不去追求那种阴柔兰花指的美感,即便表现沉重和忧伤阴郁,也都同样不需要,有很多其他的舞蹈动作都可以表达,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地方。
对于旋转,秦放歌最想要的还是如滑行一般的优雅,浪漫,这首钢琴协奏曲是比较抽象的风格,不会出现太跳脱的东西。
秦放歌并没有严格按照节目的编排顺序来,还是一步步来,即便还没到他最擅长,也是最广为人知的跳跃部分,旁边的观众们却依旧看得心旷神怡。要知道,就算在一场正式的比赛节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