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包括着装鼓掌等等,就是不想丢脸。
他们也看到了席晚晴和她的女朋友们,她们也在楼上包厢,抬头就可以望到,这几个如花似玉的女人一个个都还打扮得漂漂亮亮,珠光宝气的,非常能吸引人的目光。就颜值而言,在东方人眼里,绝对是最顶级的,老外的奇葩审美就算了!
当捷克国家歌剧院乐团孟德尔从后台走出来,来到乐团指挥台的时候,全场就只有掌声的存在,连楼上包厢的客人,都停止了交谈,充分说明了观众们的满心期待。
孟德尔倒也没太多的动作或言语,跟观众点头打了招唿之后,就开始指挥管弦乐团,准备演奏序曲。
歌剧序曲,也就是歌剧正式演出前的音乐。最初的时候,是作曲家为吸引观众注意力,提醒大家,马上就要演出了,都收收心,停止交谈。序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要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同时也要对即将演出的歌剧,做到铺垫以及提示观众的作用。当然,没有意义其实也是可以的,可但凡有理想有追求的作曲家,都不会处理得这样草率。
越是经典的歌剧,序曲也就越精彩,甚至光是序曲,就足以拿出来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的。
瓦茨拉夫和秦放歌一样,都是旋律暴发户,在这部歌剧的序曲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的序曲主题,旋律优美,音乐性更是出色,把观众情绪带入进来之后,也为后面的歌剧,做出了成功的铺垫。而且其中独特的捷克民族风格,也特别深入人心,波西米亚风格就像歌剧名字《波西米亚人》。
优美的序曲之后,歌剧的大幕正式拉开。
秦放歌和几个歌剧演员,也前后出场,故事的场景就设定在这座文艺之城布拉格,也特别让观众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主角的身份是艺术家,穷困潦倒,但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信心,对爱情的追求,还有最重要的,对艺术的孜孜追求。
原本这部《波西米亚人》,完全可以当成是男高音歌唱家的试金石。
试金石指的是准入门槛,基本有两层意思:1、及格线,也就是必须有高音c;2、难度要适中,太难就不叫试金石了!
男中音与男高音的临界点在于a4,而大多数的男高音咏叹调要求至少达到b4,所以理论上来说,能够唱到b4就可以视为及格。
而原本《波西米亚人》歌剧中,就有一段咏叹调,“在这寂静的夜晚”,里面有一个c5(也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highc),作为试金石完全没有问题,这就是第一层意思。
而比这首咏叹调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的男高音咏叹调,非有,而且数量还不少。
最着名的,莫过于秦放歌先前挑战成功的《良辰美景》,一分钟内包含九个连续的highc,难度世界最高级。
除此外,要求变态的歌剧作品也不少,要求男高音频繁地唱到highc及以上,甚至还有要求唱到highd的咏叹。相比之下,《在这寂静是夜晚》难度适中的,作为试金石刚刚好,这是第二层意思。
当然,今天观众们聚集在这里,听秦放歌演出这部歌剧,也是有些莫可奈何的原因。歌剧的排练时间比较长,场景布置,美术灯光设计等等也都相当耗费时间,都需要提前布置好。
观众们倒是都想听秦放歌演出《阿隆索》,尤其其中的《良辰美景》,光是用想的,就让人头皮发麻。
不过这部歌剧也算不错啦,最起码,比在罗马歌剧院演出的《麦克白》更值得期待,其中有男高音c,要返场能有《良辰美景》,就最完美不过了。
当然,对这些资深的歌剧迷而言,除了高音c以外,歌剧演唱家们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样十分重要。对歌剧中不同时段不同情感的把握和表现,音色,音质,和其他歌剧演员的互动表演,和管弦乐团的配合,歌声的感染力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决定一名歌唱家是否受观众喜爱的地方。
此外,在场的专业乐评人也不少,很多还是抱着打脸的心态来的。
媒体记者也不少,上次采访秦放歌帮他说好坏,在国内的央视上,狠狠夸了他一番的陈冬今天也有到场,他今天也会把这边的消息,即时传回国内去。
不过想要挑刺的人今天注定要失望了,秦放歌的表简直无可挑剔,他对捷克这独特的波西米亚风格,都有着特别深刻的研究,饰演的捷克艺术家贝洛拉维克非常形象,艺术家的气质和才华,在他身上就得到了特别的体现。听他的歌声,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这部歌剧是用德语演出的,这个对绝大部分观众并不构成障碍,也都有英语字幕提示的。
虽然德语演出歌剧,还是比不上意大利语,但瓦茨拉夫在作曲处理上,做得相当出彩。
秦放歌自己也是位作曲家,拿捏这样的歌剧演出表现,并没什么难度,按部就班完全没问题。
其他歌剧演员和管弦乐团的配合,也都可圈可点,对很多观众而言,这其实就完全值回票价了!秦放歌在歌剧第一幕的表现,非但不逊色其他男高音歌唱家,更是完全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