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南非诸君(四)(2 / 3)

被他们顺走了。咱保国*军为了打这里,也是付出了鲜血的代价的,该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可能过分谦虚。”

听到杨亮这话后,众人纷纷长须一口气,然后作鸟兽散了。

这里是后世的莱迪史密斯城,昨天还是一座掌握在卡玛王国手中的所谓“城镇”,但在两百余名东岸骑兵和大量保国*军步兵的攻击下,科萨黑人们仅仅抵抗了一个晚上,便被尽数歼灭在城内,除少数人等趁夜逃走外。

其实,莱迪史密斯城的陷落原本就是可以预料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是瓜熟蒂落的必然。盖因在东岸人抢占了天雄县并站稳脚跟后,四百里瀚海天险从此为东岸与卡玛共有,随后科萨人的噩梦便来了:从天雄县出发的南非骑兵营官兵们轮番上阵,每隔一阵子便带足食水,以轻骑袭杀在小卡鲁高原东半部放牧、种地(花生、芝麻、西瓜、高粱等作物)的卡玛王国部族,今日杀三十人、抢十头牲畜,明日杀五十人,抢二十头牲畜,使其反复处于威胁之中,整日崩紧神经,生产生活大受影响,久而久之吃不住劲也就很正常了。

这不,在长达一年时间的骑兵袭杀战中,东岸人已先后杀伤、俘虏了超过三千名卡萨黑人,将卡玛王国的实际边境线向东推进到了后世的莱迪史密斯城一带。只是如今看来,莱迪史密斯在东岸骑兵不间断的攻击之下,实力也大为削弱,守军的士气也低落得不成样,竟至于被杨亮上尉率领步骑一千三百多人(其中绝大多数甚至还是炮灰杂牌军)就一股而下,当真是轻松惬意无比,军功立得也太简单了!

按照河中地区行署事先制定的计划,在攻夺下这座城池后,地区行署也将往这边移民,其中首批为三百人,多为流放而来的图皮印第安人。另外,保国*军内部分作战勇敢的官兵也将被提前授予华夏东岸共和国国籍,然后在这个即将被命名为元城乡的地方定居、垦荒,以充分利用他们相对丰富的战斗经验,为这个新设定居点保驾护航。而也正因为如此,此番被东岸军队俘获的超过一千五百名科萨黑人也将被集体迁移而走,发往东岸本土去搞基建,他们的牲畜、粮食则将被就地没收,成为首批移民们的救济口粮。

而在设立元城乡后,东岸人的脚步并不会仅限于此。据杨亮了解,在往元城乡设立一个后勤补给基地后,南非骑兵营的主力也将移驻于此,然后不断从这里出发,袭杀卡玛王国在附近的势力,以待将来给予他们雷霆一击——按照地区行署焦专员的话来说就是,先去其枝叶,动摇其根基,最后一股而下,将其砍倒在地,这也是最“经济实惠”的做法。

毕竟,在面对来去如风的东岸骑兵的打击下,战略上处于极端劣势的卡玛王国诸部落,其实是很难抵挡的,虽然他们也从荷兰、英格兰人那里进口过一些马匹,但至今东岸人也未见他们在战场上使用过,由此可见完全不足为虑,可放心用骑兵打击、削弱对方,以达到彻底夺占整个小卡鲁高原的所谓“短期战略目标”。

“娘的,这元城乡设立后,大概也就没我们保国*军什么事了吧?”带着几名护兵的杨亮上尉一边看着一堆垂头丧气被押解出来的科萨人俘虏,一边撇着嘴说道:“南非暂时不准我们动手,接下来打科萨人的好事也没我们的份,难不成要让我们去到南横山山脉的东段去攻击法国人的势力?”

话说如今法国人也是够倒霉的,在新卡昂、圣路易镇被凶悍的游牧民族巴拉人攻克后,他们在新华夏岛上最后的据点多凡堡也被巴拉、安泰莫罗、安泰法济等土人部落联合攻克,三百多名弹尽粮绝的法**人、移民乘坐小木船逃至大泽乡一带,向东岸人缴械投降,请求庇护,目前已被黄仪接受,并打散分置到了各个乡镇,成为了庞大的劳务工群体中的一员。

而作为胜利者的新华夏土著们,却也在东岸人或明或暗的挑拨下,因为分赃不均而产生了罅隙,更何况他们之间的关系原本也谈不上和睦,因此现在简直有了些剑拔弩张的味道,当然这也是东岸人所乐见的,新华夏开拓队队长黄仪也不介意再从中添一把火。要知道,他可是看多凡堡眼馋了很久呢,只可惜没能抓住机会在马南扎诺酋长的大军入城前占据这个新华夏岛南端海岸最好的港口城市。

法国人也不是没有对多凡堡的陷落无思想准备,法王路易十四曾经在该城被围攻的一年半时间内派出过两艘船往这里输送兵员和物资,只不过一艘船不幸遇大风沉没在新库尔兰外海,一艘被东岸舰船拦截,然后不知所终。也正因为如此,弹尽粮绝的多凡堡最后才被攻克,不然就凭那些土人的水平,虽然有了大量火枪,也不是那么容易攻下来的。

而法国人在多凡堡最危急的时刻,曾经修理好了港口内的最后一艘帆船,将四百名移民和军人送走,在后世南非伊丽莎白港一带登陆,并用货物从当地土人手里购买了一片土地作为容身之处。随后,他们也得到了荷兰人的援助(毕竟两国现在是盟国),法国东印度公司也在柯尔贝尔的财政补贴下往这儿进行了投资,将一批农具、种子、武器发到了这个被称为新蒙彼利埃的地方,终于让这个小小的殖民地勉强生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