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拉杰普特地区的谋划(四)(1 / 2)

二月的印度西海岸,倾盆大雨。

爱德华·汉普顿拥有的“蔷薇花墙”号三桅帆船缓缓驶进了孟买,一座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作为嫁妆打进英国的港口城市。

在最初的时候,这座城市无疑是属于英格兰王室所有的,更准确地说是英王查理二世所有。在1668年的时候,因为王室财政困难,英格兰东印度公司以6%的年利率向查理二世提供了五万英镑的贷款,条件是获得孟买港的永租权,可以在英王的许可下委派总督、设立军队、执行司法等特权。查理二世答应了东印度公司的要求,并象征性地收取该公司每年十英镑的租金,以示这笔交易达成。

东印度公司在获得孟买港后,就立刻对其建设了大规模的建设,前后持续达二十年之久。目前,孟买港大致上已经取代了苏拉特港的地位,成了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西海岸的第一据点,同时也是最大的贸易利润来源地。

汉普顿家族作为近几十年间快速崛起的商业家族,自然也在孟买港的生意中分了一杯羹了。为此,他们还投资成了东印度公司的二级代理人,专营英格兰—东岸—印度之间的大三角贸易航线,而他们在印度的落脚点,最主要的便是孟买港了。

作为贸易重镇,孟买港提供的主要货物是印花布、细布、上等软棉布——印度人和绿教徒拿来做头巾——珍珠、宝石、大米、香料、椰子、棕榈油/酒、槟榔子等商品。尤其是那些纺织品,品质上佳,数量充足,更重要的,便宜!非常便宜!比东岸人的机织布还要便宜,而且质量还不是一个等级的。这就难怪,有时候新华夏岛的东岸人也会买一些上等印度软棉布了,实在是非常不错。

汉普顿家族目前经营着三艘专跑印度的商船,每年都会将大量棉布运回英格兰销售,赚取巨额利润。为此,他们甚至都减少了东岸机织布的采购额度,尽量把更多的资金用来买更加价廉物美的印度布,可见印度这个产业的厉害——一亿多“牲口”努力劳作起来,其成本竟然比机器生产的布匹还要廉价,这真真是让人无语。

与汉普顿家族做同样生意的还有很多人,甚至就连东印度公司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印度棉布的买家。这些海量的印度布涌进英格兰后,毫无疑问抢占了其国内正在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产业的市场,因此激起了极大的不满。应该说,这些英格兰本土资本家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强的,在国会内的势力也非常大,因此东印度公司也不得不地头妥协,与之进行商量,减少印度棉布的进口份额,以尽量舒缓矛盾。

汉普顿家族作为公司的二级代理人,受到的冲击非常之大,盖因公司削减进口份额,第一刀砍的就是他们,以至于爱德华也不得不紧急从贝拉港来到孟买,看看事情是不是还有转圜之处,又或者看看能不能加大其他商品的进口力度,开辟新的财源。

爱德华·汉普顿家族在孟买港有一个小小的货栈,因此他一上岸就直奔那里。货栈和他上次来的时候别无二致,两个裹着头巾的印度人一左一右站着岗,旁边有卖小吃的,有玩蛇的——据爱德华理解,这些玩蛇的印度人从野外捕捉野蛇,然后对其施加魔法,让这些蛇可以跟着音乐起舞。

“先生,您来了。”一名高大的白人男子迎了出来。他曾经是一名海军士兵,因为赌博欠了一屁股债而被赶出军队,最后不得不投奔了汉普顿家族,长居孟买为他们管理货栈。

“上帝保佑,我成功从一场暴风雨中突围,乔治,你差点就见不到我了。”爱德华·汉普顿将雨伞递到乔治手里,然后大跨步走进了货栈内。

货栈内储存着一批产自东岸的枪械,是汉普顿家族在镇海港采购的,用来出售给印度的土邦王公或地主们。最近莫卧儿帝国有些乱,中央政府渐渐弹压不住地方实力派,军阀割据的苗头开始显现,因此武器弹药非常好卖。汉普顿家族存在货栈内的这批武器原本的订购人已经被消灭了,但他们一点也不担心卖不出去。东岸产的火枪、大炮、铠甲什么的质量非常好,素来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根本不愁找不到买家。

货栈负责人就告诉爱德华,前几天就有摩尔人找上门来,说要买下这批武器,但因为价格没谈拢而暂时搁置了,过阵子他们可能还要过来继续洽谈。以前摩尔人欺负印度人实在是欺负得太狠了,不但公然歧视,收取重税,甚至还大量拆毁印度教的庙宇——以东岸人看中的拉杰普特地区为例,从奥朗则布登基到现在为止,已经有168座印度教庙宇被摩尔人拆毁了,试问这仇能不大么?

以前德里政府压着可能还没什么大事,但现在皇帝奥朗则布都不怎么管事了,一门心思打仗,对国内各处的控制力降到了史上最低,那么很多人就开始蠢蠢欲动,乃至公然报复了。摩尔人不是傻子,自然感受到了这种恶意和敌意,因此下意识地想购买武器保护自己,这武器生意如此火爆自然就能够理解了。

而在看到地方上的局势如此混乱之后,英格兰东印度公司自然也有了些想法,打算开始控制一些军阀或小势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只不过,他们选的突破口不是孟买,而是在孟加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