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业和军费(二)(2 / 3)

军官和业务骨干)以节省开支,但再怎么节省,一年350-400万元的费用肯定是少不了的,这仍然是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

这还只是海军,陆军的开支同样不少!现在东岸陆军有12个混成营、2个独立骑兵营、1个独立野战炮兵营、1个独立工程兵营、2个独立辎重连,再加上其他一些零散人员,满编的话差不多也有两万人上下的样子。而且这几年陆军一直比较鬼,前几年还担任陆军部长的莫大帅一直在借着各种事件搞小动作,把最多时占到了一半以上的非满编营都给补满了编制,虽然后来遭到了政务院的强烈抗议,但至今也有9个混成营是满编的,每年算下来维持费用也将在250-300万元的样子,非常不少了。

这样一算,海陆军加起来将来就要700-800万元一年的维持费用,几乎占到了中央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任谁当家都会仔细掂量权衡一下。要知道,如今虽然中央和地方达成“分赃”协议,甩了教育和医疗两个巨坑出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府花钱的地方少了!军费开支先不论,每年拨给科学春天计划的资金就超过了六十万元,再算上其他一些科研及配套的工厂建设、机器设计、人员培养项目的投入,这个支出绝不会少于百万元。

科研投入仅仅是中央政府巨大开支中的一项,诸如此类的还有堪称吞金巨兽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三等国道及以下现在是由地方政府负责没错,但一等国道和部分二等国道的建设和修缮却是由中央承担的,更别提铁路、干线运河(支线运河同样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建设和维护了,这些都是花钱非常厉害的项目,即便有交通彩票的收入作为补充,但仍然远远不足,需要中央源源不断地拨款。

所以,综合以上这些因素,让中央政府一年拿出差不多一半的收入来维持海陆两军的人员薪资、后勤供应及日常训练,这个决心确实不好下。他们理想的状况,还是一年军费开支在500-600万元的样子,再辅以一些战利品补贴,将部队维持下去又不至于让战斗力下降太多,但这又怎么可能呢,除非陆军愿意接受裁军,将满编的营头数量再度缩小回十余年前的时候。

“海军要钱的理由十分充分啊,而且现在很多议员也都倾向于他们,不好办喽。”廖逍遥看了一会文件后,放下了眼镜,苦笑着说道:“这个年头,说句不好听的话,谁家不和海外贸易挂钩啊?说起海军建设,这帮人是一百个支持,但一涉及到陆军,就都顾左右而言他了,说起来其实都是想蹭国家的好处,让强大的海军帮助他们更顺利地开展海外贸易罢了。”

秘书听了也是苦笑,没说什么。他知道自己的“老板”是陆军出身,对陆军的感情非常深厚,东岸新陆军的缔造者莫大帅更是亲手将陆军交到他手上,因此于情于理他都会对陆军更加照顾。但问题在于,现在这个时代,陆军凭什么和海军争抢资源?正如刚才廖主席本人所说的,国家的统治阶级之中,哪家没点拐着弯的海贸生意?而既然大部分掌权者都已经和海外贸易或多或少地扯上了关系,那么海军的话语权自然就会变得更加大一些。在这种情况下,陆军还没彻底边缘化,已经是他们抗争得力了。

“好吧,好吧,既然大家都想建设一支像样的大海军,那么我自然也不好拂了众人的意见,加大投入就加大投入吧。”廖逍遥将杯里的牛乳茶一饮而尽,叹着气说道:“现在的年轻人啊,一个个雄心勃勃的。不过这样也好,我们上一辈人算是打基础的,给他们留下一个运转良好的国家和相对富足的物质基础。到他们这一代,也是该利用这个国家和这个物质基础,来干一些利于子孙后代的事情了。而没有一个实力相对强大的海军,确实很多事情都没法办,这一点我也理解,也不准备拦着他们,就这样吧。”

“对了,明天让海军部派人来我这里一趟。这几份报告做得也太粗糙了些,全部给我打回去重写,那么多战舰的成军费用,还不知道要多少钱呢。居然报告给我写得这么烂,也是够可以的。”廖逍遥拿起钢笔,一边在几份报告上写意见,一边“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知道,如果海军真的完成所谓的“五年造舰计划”,并且拥有6艘“执委会”级战列舰、30艘“节气”级护卫炮舰、60艘“星”轻巡洋舰(这种船只在印度洋、远东还是比较不错的战舰,在大西洋一带也可以破交、缉私,需求量很大)及其他杂号船只的话,那么势必会将陆军压得喘不过气来,今后双方很可能就不再是平起平坐的关系了,而是谁占主导、谁是从属的问题了。这样的认知,当然会让廖逍遥这个老陆军非常不爽了,但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大势不可违啊!

6艘三甲板战舰,第二、第三舰队可能会各分得一艘作为旗舰——其实廖逍遥并不喜欢这种过于招摇的战舰,因为性价比不够高——其余4艘不出意外肯定会都部署在第一舰队。30艘“节气”级战舰与此类似,绝大部分会被划分到第一舰队,组成该舰队战列线决战的中坚力量,在大海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样一来,第一舰队的实力将空前强大,主力云集的话,确实可以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