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城市化(一)(1 / 3)

168o年12月1o日,海阔天空,晴碧万里。

青岛港的夏天素来是极为宜人的,气温不是太热,天气也很晴朗,适宜人们去郊外出行、游览,特别是在这座商业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

城市化,这个原本只在政府政策研究文件中出现的词语,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为新一代的读过书、上过学的东岸文化人所熟知。

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机械性集中的过程,当然在东岸这个国家,还有大量的移民涌入城市,这一点不可忽视。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是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转换的过程,不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规模不等的城市集中的过程以及乡村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同时还包含着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等向农村扩散的过程,这两点说起来尤其契合如今东岸的各种情况。

就拿青岛港来说,农村手工业者致富后,第一件事就是搬去城郊交通便利的地方,重新申请盖几间屋或购买现成的房屋,作为自己的新作坊。毕竟很多手工业者的客户多数居住在城里,他们自然也会自然而然地向市场靠近,向城市靠近。而他们居住的城郊过了二十年三十年后,往往又形成了新的城区。从这一点上来说,当初东岸城市规划者一口气为青岛县修建了一环、二环轻轨铁路,那当真是有先见之明了,预先给城市未来展圈下了大片的土地。

至于说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之类的东西,变化自然也是极大的。无论是城市居民接受教育的成本和便利程度,生活设施的先进程度,信息接收及传播的多寡以及竞争的激烈程度,二代人下来,总会让他们与农村地区的居民变得不太一样的,正所谓文化、价值观产生了变异,歧视也隐隐滋生。

此外,城市化从经济角度来讲,就是指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转变:一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为主转变;二是劳动力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过渡;三是从农村消费方式转向城市消费方式。

在这一方面,其实青岛县就更是典型了。五十年以来,这座全东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受益于东岸的崛起及工商业的强劲展,进度神。目前,该县境内的第一产业已经大为萎缩,种植粮食的回报率太低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抛弃父辈的传统职业,涌入城里做工,至不济也会想法去潘帕平原财,固守农业种植的人是大为减少,且整体年龄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即便是选择继续从事农业的青岛县居民,他们也更喜欢组成一个个农业合作社,以蔬菜、水果、花卉、园圃及特种饲养业为主要经营方式,市场就是面向城里人,这说起来其实也不太能算是传统的第一产业了,因为他们基本不生产粮食。

如今你且去码头看看,时不时就有一艘运粮船满载各类食品从河间、鸭子湖一带起航,然后抵达青岛港码头卸货。而在内6地区,通过青梅铁路及西南铁路支线(鸣鹤县前进农场—青岛港),一列列拉普拉塔之星列车也满载玉米、大豆和小麦驶进青岛火车站。更别说,远在南方的巴塔哥尼亚,几乎每个月都有三四艘船满载牛羊、咸鱼、盐、干果和小麦抵达青岛港了——城市化程度极高的青岛县就是这么特殊,吸引四方商人、手艺人和企业主的同时,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们运来商品,供他们消费,而这同时也是东岸人追求的目标:什么东西都自己生产,什么生意都要自己垄断,不给别人一点钱赚是最愚蠢的方式,经济剥削下的贸易平衡才是最完美的形态,不然你手里攥着一堆的钱当金银的奴隶很有意思么?没人服侍你、没人给你打工,你赚那么多钱做什么?

英格兰王国驻东岸大使塞西尔先生今天就刚刚接待了一群来自英格兰的商人。这些商人从旧大6万里迢迢地给东岸人运来了许多重型挽马、军用优质白煤、铅锌矿石及少部分由门德斯公司委托招募的来自爱尔兰的移民,说他们是为东岸人服务的一点也没错,盖因在贸易层级上,英国人的地位明显低东岸一头,对东岸商品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塞西尔男爵在东岸生活了差不多七年时间内(中途因故被调回伦敦一段时间,几年前第二次来东岸担任英格兰大使),对东岸的内情有比较深的了解,也阅读了不少东岸的报纸和书籍,对城市化这个词自然也不陌生。特别是在印证了伦敦这座拥有过四十万人口的巨型城市的展历史后,一点不夸张地说,他的所得所获甚至还过了大部分东岸政府部门中研究城市化的学者。

与青岛县这类东岸城市相比,伦敦的展有些类似,但又有些不同。在这个英格兰硕大无朋的头颅中,东岸人认可的现代工业才刚刚起步,大部分企业的规模并不大,劳动力密集型的小生产是城市经济的主体,手工作坊、私营小企业甚至家庭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就业者主要是工匠、小商贩、食品批(零售)商和数量不多不少的低层次的服务人员。

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较大比例(在其他欧洲国家,农业经济的比重比英格兰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