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南中国的变局(2 / 3)

边的情报总局办公室内,向上级进行述职汇报。而恰好今天南方开拓队队长江志清这厮也正在这里检查工作,听闻后便直接召来了二人,询问一些他想知道的情况。

“从去年开始直至今年年中,松江府一直在向外调拨粮食,据说是输往山东一带,可见大运河已经被请国人再度利用了起来,当年被咱们炸毁、破坏掉的清江浦船闸应该已经修复,淤塞的河道也得到了疏浚……”

“松江府的棉布产业萎缩得很厉害,似乎满洲人天然不利工商业似的,各省、地区间的商业交流据说远不如前明年间。而棉布产业的没落,以及宁波府对粮食的极度渴求,刺激了包括松江府在内的诸多府县的士绅、农民开始重新种植粮食,因为这显然比种植棉花要有利可图……”

“荷兰东印度公司屡次违约,与清国频繁进行贸易,所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泛,即既有民用品的贸易,也有军用品的贸易。松江府的清军绿营就装备了数门据说产自荷兰的陆军火炮(其实多半是荷兰人转卖的英国制铁炮),且操练甚为频繁,请上级予以重视,清军的战斗力已在稳步提升之中……”

“据范先生(指范河)从官府朋友处打听到的消息,西川吴三桂那边已经有所行动了。据悉吴三桂此番共整兵八万有奇,其中一路偏师二万余人驻守夔州府一带,与地方守军一起,防备顺军左营的突袭;而主力六万人则在吴老贼的亲自率领下,滚滚南下,直朝云贵两省杀去,据说已经小胜了两仗,这从清国传抄各处的官府坻报中就能看出,但真实情况尚不得而知,因为清国军方一贯有讳败为胜及吹牛注水的前科……”

接下来还有一些别的方面的信息,但江志清也没什么心思听了,他摆了摆手,让秘书将刚才记录的内容拿过来给自己再过目一遍,然后便陷入了长长的沉思之中。

如今看来,这吴三桂终究还是坐不住,要动弹一下了。只是,他将目标挑在了孱弱的南明身上,而不是与清军襄阳大营一起夹击顺军左营,让四川与湖广连成一片,这其中的内容也挺值得玩味呢根据前面从顺军左营处得来的消息,吴三桂这厮的大战略,应该还是一统西南云贵川三省,然后倚为根本,与顺军叫板,和清廷讨价还价,这完完全全就是个割据的套路啊,届时清廷即便再不想给吴三桂平西王的爵位,他吴某人也已经是事实上的西南王了,一路蹿升为如今中国大地上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前提是他老吴麾下的兵马能够将他眼中的那些西营“残兵败将”给收拾了!

“这吴三桂,割据自立的心思如此明显,清廷应该对其又是担心又是拉拢吧!”想到这里,江志清也不由得推演起了今后南中国局势可能出现的变化:“吴三桂老贼的这一动,一下子将局势都搅乱了,这厮难道是看自个年事已高,可能没几年好活了,所以想赶在蹬腿之前给子孙后世挣下一份家业吗?哼哼,想得倒挺美,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和运气了,鞑子朝廷驻扎在广元、汉中一线的三万陕甘绿营和一万多满蒙八旗,就是你头上的紧箍咒!”

“有没有顺军左营的消息?”想到这里,江志清转头问起了一旁的情报官员。

“有,顺军左营前些日子遣人搭乘我海军炮艇抵达定海,请求我军速速发还一批返修的盔甲、枪械、炮车、望远镜及四轮货运马车。为此,他们从山里带了一些毛皮、药材和猪鬃等物事,过来抵充军资的维修费用,并另外请求我军临时增拨五千个渗碳铁制矛头和六百张强弓,费用暂时赊欠,待明年再行偿付。”情报官员第一时间便从文件柜里抽出了好几份资料,然后一一递交到了江志清的手上,嘴里还简短地说着一些情况摘要。

江志清一听眉毛便皱了起来,这刘忠贵是要干什么?要打仗了么?难道是为了进攻吴三桂治下的夔州府以策应南明那边的西营人马?这想来想去也就这个可能了,不然这会又怎么会急吼吼地要如此之多的军械呢?就比如那些返修的军械,因为维修费用没有及时支付,已经屯在仓库里吃灰一些时日了,这次他们的人居然带了一些金银、茶叶、毛皮、药材之类的物事过来付账,不管这账款数目对不对,至少这姿态是前所未有的啊,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左营如今可能在筹备战斗,不然不会如此急切的。

想到这里,江志清的内心之中已经同意了这批物资的调拨,即便左营使者带过来的钱物不足以支付所有款项,也将先行发货。毕竟局势要紧嘛,吴三桂老贼既然都已经开始对西南动兵了,南中国局势将出现重大变化,东岸人有义务将其努力“修正”到既有的轨道上来,而顺军左营七万多大军,无疑就是东岸人修正的主要工具之一。

“尽快将货物发给左营刘忠贵的人,不要打折扣,尽量满足他们要求,但账目要算清楚,以后这钱还是得问他们要的。另外,问问他们允许不允许我们派遣战地参观团,如果可以的话,从各部拣选优秀分子前往,这是一个近距离观察吴三桂和刘忠贵两部人马内情的好机会,不容错过。”说了这么一大通后,江志清也轻轻叹了口气,朝身边众人无奈地笑着说道:“中国太大了,人口和军队太多了,因此这变数就大。而我们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