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里的移民数量有限,大片大片的空地,空着也是白空着。如此拿来利用,那叫不浪费。而各国里头,地盘最最抢手的国家不是别的,正是最最靠南的蔡国。
因为蔡国的地盘最最靠近南美么。
李琨看着渐渐消失在海天相接处的舰队,内心里不得不承认自己失算了。
之前他都没有把美洲藩国看在眼里,那地方自然条件再好,也是一片荒凉的野地。想要建成真正的天府之国,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所以他没有把这几个藩国放在眼中,在李琨的眼里,这几个藩国甚至都是皇帝抛出来当替死鬼的。
别看占了先机,可是战争一打起来,再大的先机也要全完蛋。
不提被打击报复了,只说是军用耗费,那就能把这六个藩国的家底全部榨干。
可是李琨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现下这一步。
因为藩国的发展债券,直接影响到了‘大局’了。
他哪里知道,这种情况无形中正给了陈鸣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如何处理未来的宗藩关系,债权国。
在正常的国际交往中,债权国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优势和利益,可是美洲的藩国是大华夏势力范围,他们可不存在单独的货币运营体系,那都算是华元区。
有了这个羁绊,再加上债权国的关系,这就能很大程度上保持着中国对于藩国的经济干涉能力了。
当然,更多的还是相互依托,相互交织。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未来的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美洲藩国肯定会成为中国商品的一大市场,中国是美洲各藩国的最大债主。美洲各个藩国可以维持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也可以反过来维持藩国们的物质消费。
藩国要尽快的发展,那就离不开中国的支持。而中国要持续发展,那也离不开美洲丰富廉价的原材料供给和广袤的市场。
等到未来,这些藩国各自发展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他们将要面对自身的巨额债务的时候,却又能给中国带来巨额的利益回报。
可要是中国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动,有了这么一场债务关系,那国内就不得不考虑藩国们的反应了。
反正是挺有建设性的。
陈鸣觉得这条路线可以这么走一走,看一看。
就像改开的时候说的么,摸着石头过河。不试试怎么能知道没有好处呢?
国内不少商人、商会、商团在过往的经营中都积累下了很多的财富,这些钞票一直存在银行里,或是一下子消费起来,对于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之前他们还有国家国债可以投入,可现在中国的税务改革之后,陈汉的财政就再也不缺钱了。就算是战争之中,民生、教育和基础建设也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于是,新兴的工商阶级他们手中的财富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再扩大产业也不能无限制的去扩大啊。跨行也不是说跨就能跨的。
而现在藩国国债的发行,却是给他们寻找到了新的一门‘生意’。
说真的,也就是李氏没什么资金积压的情况,因为但凡有点多余的资金,李琨就立刻‘捐献’了。
这种时候,陈鼎怎么可能让钱在哪儿白白放着呢?
倒是九州商会的资金出现了积压情况,拒人透漏,九州商会总部的空闲资金已经超过了5000万,这是除了保障资金以外,多余出的钱财。
在中国这个辽阔的土地上凶猛掠食了二十年的九州商会,现在也到了找不到猎物的时候了。
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内的利益划分已经相对稳固,很多地方已经是有主儿的人了。哪怕那些行业并没有彻底的、充分的发展。九州商会也不能随随便便的就伸出手去。
而股市也渡过了最初时期的超级牛市。
如今再上市的公司,老天爷也不敢保证他们就有赚无赔了。
所以,九州商会也向各藩国投入了上千万的空闲资金。
而据李琨所知道,下一步九州商会就会大力发展远洋船队,还准备大力进军印度地区,这会掺和到印度地区即将爆发的战争中的。
英国人现在虽然主要精力在对付法国,可是在印度,约翰?肖爵士也不愿意看到迈索尔王国的实力逐渐壮大,不愿意看到马拉塔人再度跟迈索尔的铁普苏丹结合。
是的,中国的势力在强势进入印度。
喜马拉雅山脉的廓尔喀人和不丹人都在抓紧时间编练新军,而他们的教官和背后的靠山全是中国人。
另外盘踞在阿富汗南部和德里西北旁遮普的锡克人,近几年也频频在跟中国人接触,还有拉达克这个小国。
整个印度北部是一片乌云压顶。
英国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中国人什么时候就会对德里发作。而就加尔各答现在的实力,他们还真不太可能是中国人麾下的这群鬣狗的对手。
就算不连上马拉塔人,只是迈索尔人和廓尔喀人,就够英国人喝一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