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印度(2 / 3)

铁血宏图 无语的命运 4340 字 2017-04-29

商贾组成的商会,一跃发展成为强大的君主,商会的经纪人和财会人员变成权势显赫的将军和总督,贮存货物的货栈变成金碧辉煌的宫殿,从追求钱财的竞赛转变为贪婪地掠夺领土。英国人取代了莫卧儿皇帝,然而后者为他们打开了通往印度次大陆的门户。

不过英国人的贪婪,却不断的遭到反抗,而最激烈的反抗就发生在几年前,四年前,由于英国人对印度在政治、经济、宗教和军事上的统治,引起印度各阶层不满,德里附近的英国土著雇佣兵首先发生大规模的哗变。印度中部各地英人统率的印兵群起响应,数月内席卷了恒河上游的广大地区。英印殖民地军队由于一些忠诚于英国的土邦王公相助,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才幸免于难,随后纠集土邦的武装力量,以牙还牙地野蛮镇压哗变的士兵和土邦。这次兵变产生的直接影响是,英国人从此彻底改变了对印度的统治方式。经过二百五十八年卓有成效的经营活动,名噪一时的“东印度公司”遵照女王颁布的敕令,以它开张营业时的同样方式,于1858年停止在印度的活动。根据新的诏令,三亿印度人的命运置入维多利亚女王的手中。这个二十九岁的女人,面部表情倔强、傲慢,象征英国人种统治世界的愿望。从此,英国王室行使英国在印度的权力,通过其驻印度代表副王直接统治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在英属印度,这个世界上最为广阔的、人口最多的殖民地上,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型军队,负责执行管理印度的庞大艰巨任务,它就是“不列颠印度军队”,印度军队由印度人和英国人分别组成编组,前者属于来自印度本土的印度人组成;后者则是出生于英国,被派往印度服役的英国人组成。他是以几千名英**官和士兵以及十几万印度土著士兵为后盾,统治着一个三亿人口的大国,维持整个英属印度的社会秩序。而这一事实更雄辩地说明了英国统治印度的性质,同时表明印度人民群众是何等的温顺。

“英国人究竟是如何统治印度?”

在汽笛声中,于孟买的码头初抵印度的巴洛耶夫用一种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里,作为欧洲人的他自然不需要像土著人一样,随着拥挤的人潮通过海关,作为欧洲人他们享有额外的通道,在各国殖民地从来都是人分三等,第一等的自然是作为殖民者来到殖民地的“宗主国国民”,第二等则是那些受殖民地政府认可的上等土著,至于第三等则是普通的土著人。

作为欧洲人的巴洛耶夫在这里自然享受着与英国人同等的待遇,肤色决定着的一切,无论是在印度亦或是在中国控制下的非洲,“白银”与“黄金”的肤色都相地于土著人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对于普通的欧洲人来说,他们是绝不会与低劣的土著人接触的,即便是与那些土著王公接触,同样也是非常有限的,

但是对于巴洛耶夫来说,他并不排斥与印度人的接触,实际上,对于俄罗斯来说,他们从来没有通过肤色去划分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出于维持统治的需要,即便是黑人也可以成为他们的贵族。

所以,与很多欧洲排斥印度人不同,巴洛耶夫这位来到印度“为俄罗斯的纺织工业寻找廉价原料”的俄罗斯商人,很快便深入到印度腹地,沿途就像是任何一个商人一样,与当地的印度商人进行接触,当然他还会与那些土邦主接触,尽管几年前的哗变导致许多土邦主的统治权被废除,从而土邦被英属印度直接统治,但是在巴洛耶夫看来,这正是他所需要的。

“从表面上看来,印度人对于不列颠的统治是驯服的,但是实际上,印度人对英国统治的不信任已经成为这次1857年叛乱的遗产,这种不信任,不仅影响到印度人,同样也影响到了英国人,英国人对印度人的态度是狭隘和惧怕的,甚至对待具有相同背景、极富成就或忠诚的人也是一副排外的心态。英国人及其公务人员都居于营地,与印度人隔离开来;私人会所等社交场合同样也是排外的,也是排斥印度人的……”

几乎每天,巴洛耶夫都会在自己的日记中做下他的记录,记录着他所了解到的印度,在他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俄罗斯人如此细微的对印度进行着这样的观察,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个俄罗斯人来到印度的腹地,而他所做的一切,就像是过去数百年间,俄罗斯的冒险家们向东扩张时一样,将印度所有的一切都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着,从了解这个地区,了解本土地的土著。

伟大的事业往往始于平凡的开始,对于巴洛耶夫来说,作为“商人”来到印度的他,绝不是什么“商人”,商人不过只是一个伪装的身份,他的另一个身份,实际上冒险家,他受雇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帝国的外交大臣,而他来到这里是为了了解这片土地,为将来作好准备。

生活在温带的人们永远无法理解身处寒带的俄罗斯人对于温暖对于阳光的渴望,就像巴洛耶夫一样,尽管南亚次大陆那灼热的阳光对于欧洲人来说,往往会令人感觉有些不适,但是对于巴洛耶夫来说,他却享受着这种阳光带来的温暖,对于此时的他来说,整个人完全沉迷于印度所表现出的那让人着迷的一面,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