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看法,也会自己搞一个导演剪辑版出来。
导演剪辑的电影版,会比剪辑师剪辑出来的终剪版本,要长的多。导演们对自己拍摄出来的镜头都非常的珍惜,舍不得这个舍不得那个,而且时间长,更能体现导演们的镜头语言。
江夏不用考量那么多事情,他看过成品的电影,需要做的就是在剪辑时,把一个个镜头拼接起来就好。
剪辑工作,对于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是不一样的工作。
陆小凤那种数字电影,一切剪辑工作,都是在数字化的电脑上完成,用全新的数字软件去处理。《星愿》是胶片电影,比较传统的需要在大荧幕上映的电影,剪辑对象是一卷一卷的胶片,剪辑方式,是用剪刀和胶水,把需要的镜头,拿剪刀剪下来,用胶水粘上。这也是剪辑工作,被称作剪切的原因。
这个过程是个非常细致的活,江夏自认做不来,工作室也没专业人士干这个,才从电影频道请了个熟人过来帮忙。
“这个镜头用三十六号比三十五号感觉好一点。”
“我还是认为三十五号好一点,三十六号的一点细节没弄好。”
“三十五号整体协调性有点问题,三十六号协调性更好。”
“三十五号跟四十三号连着更顺畅一点。”
“三十六号跟四十七号也挺顺畅。”
工作室内,江夏跟剪辑师在讨论镜头的取舍。江夏拍电影,同一个镜头都拍了备份,有的镜头还拍摄了好几个备份,都是符合江夏要求的镜头,在这些镜头上的取舍,江夏与剪辑师产生了一些分歧,两个人讨论着剪辑。
江夏每天工作就是来工作室跟剪辑师剪辑电影,给巩杉工作室其他人吩咐的工作,是把十首制作出来,这个方面他不需要亲自盯着。有过给巩杉制作经验的许飞在,外加整个团队都跟着一起拍摄,江夏需要什么成品,他们都很清楚。
两边都在进行剪辑工作,相比较而言,反而是这边的剪辑工作更慢一点,因为要加入一些特效镜头,抠图做特效要比纯粹的剪辑难的多。
整整两周的时间,江夏和剪辑师没日没夜的忙碌之下,总算是剪成了九十分钟的成片。
在观影室内,江夏顺畅着看了一遍之后,当即拍板定下来就这么一版了。
谢过剪辑师并送上一笔不小的费用后,江夏开始跟工作室团队开始后期制作。
首先是配音,搞定了配音,才能去搞伴奏等等,走的不是一个音轨,最后合成是一个音轨,后期制作一开始,却是分开弄的。
配音工作,江夏让许飞带人去搞定,江夏本人则是去搞bg
工作室养着一个乐队,在制作音乐上比原来方便了太多,直接把乐队拉来,江夏把需要的音乐给他们,让他们弄一个完整的出来。
把工作交代出去,江夏松口气的同时,也很好奇,怎么赵永江还没辞职?
按照沈胖子的说法,五月份的时候,赵永江就联系好了下家,现在都快八月份了,竟然还没辞职走人?想什么呢?
江夏搞不明白,却也没去问他,虽然《瞎说》停更,着实让工作室的人奇怪了一阵,可江夏都没说什么,他们也就没去问。
尤芳菲离开后,工作室最高领导人已经是江夏,巩杉向来不管事,现在有点事,都来找江夏处理,就一些基本的文件,包括某个员工的请假单,都得找江夏签字才行。
江夏之前忙着弄电影的剪辑工作,只是抽时间做点日常的签字工作,现在轻松下来,终于能安心理一理工作室的工作。不过,在正儿八经工作前,还需要江夏去检查了一下的后期制作情况。
沈胖子离开后,特效后期组,有另外一个人顶上来,现在的后期就是他在主持制作。
“江导,就剩下一首龙拳和一首火车叨位去还没制作完成,其余的都已经制作完毕,您可以先看一下。”
“好,我看一眼。”
江夏根本不客气,直接就观看了起来,边看边点头,不愧是花了大价钱制作出来的,确实比原来的制作的要精良,江夏着重看了一眼《将军》。
十一首歌曲的,最需要特技特效的,是《蓝色风暴》和《将军》,《蓝色风暴》早就制作完成,《将军》却是刚拍完没多久,能制作成什么样,他确实很好奇。
当初答应褚志军让他来拍《将军》,褚志军是真来了,也没要费用,纯粹客串一下。
特效主要就是下棋的时候,棋子出来的特效,而且还有背后的特效,做的非常炫。
江夏点头道:“不错,非常不错。”
“您满意就行。”
“相当满意。”江夏笑道,“回头给你们发奖金,继续加油,抓紧做出来。”
吩咐完之后,江夏从冯琳那边拿了几个合作邀约,都是跟巩杉约合作的。
“给我干嘛?”江夏问道。
“原来都是给芳菲姐的,她把关,芳菲姐把工作交接给你,当然你来做。”冯琳一推三五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