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漫步在左藏库中,脸上是止不住的得色。 .
这久前,这左藏库里还空虚的能跑马,可现在却已经钱帛遍地。
“天下财货尽入吾藏矣!”李世民大笑着说道。
左藏令也是满脸兴奋的站在一边,手里捧着一个厚厚的账本。
左藏库,也称为国库。隶属太府寺,掌钱帛、杂彩、天下赋调。左藏库,才是真正的国库。平时户部虽然管着天下的钱粮等,但户部管的是行政这块,真正管着钱财的,还是太府寺。
太府寺中,左藏库就是国库。
而皇室库,则在内侍省下的黄藏库。
在南北朝时,太府寺一般有三藏,左藏右藏和黄藏,左藏管收入,右藏管出纳,黄藏管宫廷皇家用度。到隋时改革,左右藏依然归太府寺,而黄藏则归入内侍省,国库与皇帝内库分开。
再唐,则又把少府寺从太府寺中分出,专管工程和制造一块。
国库和内库进一步的分开独立。
太府寺管的事情不少,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左右藏了。
太府寺的左右藏和内侍省的黄藏还有卫尉寺的武藏库,这四大库,是朝廷最重要的钱帛和军械库。
之前,左藏库里空空如也,李世民都快愁白头了。
而现在,左藏库却满满的。
一箱箱的铜钱,摆满了铜库。而金币银币,也摆了几个库房。还有绢、帛,甚至珍珠等,也有不少的钞。
不仅有李家送来的一千三百万钞,还有不少勋戚贵族们缴纳的进贡钱,也是李记开出的宝钞。
“一共有多少了?”李世民问左藏令。
左藏令激动的回道,“回陛下,如今全部折为贞观通宝,总值五千余万贯。”
“因为绢帛太多,左藏无法容纳,还有不少暂时存放在襄阳其它的几个库中。”
五千余万贯,李世民唿吸都变的急促了起来。
大唐自由李超开始实行财税改革之后,各方开源节流,一年的租庸、两法以及工商税、专卖税,加上朝廷太府寺负责的和买、互市、贸易等,全加起来,一年财收不过三千万贯左右。
那都已经是让他当初兴奋的睡不着觉了。
如今朝廷又改盐税,一年大约还能再增收八百万贯。
三千八百万贯,极限了。
而现在,他拿高句丽的土地给那些官员勋戚们实封,换他们的贡献,一次性就赚了三千八百万贯啊。
这还是他后来看反应太过激烈,马上搞了限购,要不然,五千万估计都能卖。
辽河以东的大片辽东之地,直到鸭绿水,北到扶余城,这上千里的辽东之地,差不多已经被李世民卖光了。
大唐一下子增加了三百多个实封贵族,实封贵族从一百多变成了五百多。翻了三倍多,虽然这三百多实封贵族,原本也都是世封贵族和世袭无领贵族,可这一次也算是破了天荒了。
有了这三千八百多万贯,再加上李家的那一千三百多万贯,总共就有了五千一百万贯钱了。
这么多的钱财,李世民觉得自己现在真的很爽。
“左藏令,你说朕现在是不是比李超有钱啊?”
左藏令不知道怎么回答,据民间传说,赵国公是天下首富,他家的钱换成绢,把武当山上所有的树都缠一匹绢都还有多。
当然,皇帝富有天下嘛。
有钱了,应当怎么去花?
“北衙六军,一兵一卒都不削了,告诉枢密院、南北衙、兵部,他们明年的军费预算朕拔给他们两千万贯。该更换的装备不能省,该加强的训练得练,禁军该调防轮戍也不能停。”
“还有,明年夏,就正式迁入新都,朕拔六百万贯,用以新京的最后费用,要赶在入夏前完成迁都。”
“给所有京官发一笔年终赏,朕总不能连李超都比不过吧。李超还拿出一百万给他家管事发奖赏呢,朕就拿出两百万来给京官发赏。另外,地方官员和南北衙的将士们,也要发赏,发三百万吧。”
户部尚书戴胄在一边听着皇帝兴高彩烈的安排着开支,听的心惊肉跳的。
这转眼间,已经花了三千一百万了。
“陛下,朝廷明年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戴胄提醒着。
李世民笑道,“明年不是盐税又能进账千万贯嘛,另外太府寺的贸易、和买等也能入账不少,加之明年的租调、两税等也还有收入,不用担心,有了这五千万,朝廷不担心了。”
“陛下,之前还有赤字呢,另外朝廷发行了不少债券,到期也是要偿还的。还有,我们仅欠赵国公家就有一千万呢。”
李世民一下子想起来,对啊。
李超是免了朝廷四百多万,又一次拿出来一千三百万。但这些钱不是白给朝廷的,其中六百万是借款,另外之前还有差不多三百多万是债券,只是暂时不兑换而已。
李世民皱眉。
将近一千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