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敬畏(1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3881 字 2017-08-19

夜幕低垂。

李超背着手,站在自己的大帐口,仰头看着天空,今夜星稀,天空暗淡。

突利已经越过了阴山,跨过了大唐和突厥人的那条实际边界线。突厥人越界了,战争已经正式开始了。

对于这个消息,李超半点都不意外。不管以前大唐跟西突厥关系如何好,也不管李世民如何友好的把大唐公主嫁给了统叶护,成了统叶护名义上的大舅子,这一切,都不会改变如今的局势。

李超背后,一群学生们正借着帐中的牛油蜡烛在卷纸上书写着。

既有程处默这些老门生,也有王玄策这些新学生,还有如二牛、柱子等一群李家忠心的年青家将。

行军之时,李超每天晚上,都会开个夜班,给这些学生们讲课。有时不仅是这些学生和家将,还会选一些表现良好的队头伙长等,让他们也来旁听。

李超讲课,天马行空,什么都讲,针对不同的学生,讲的内容也不一样。比如苏烈,他是县公,还是三品武将,有着丰富的战阵经验,李超跟他讲的更多的是些战略与战术。而如程处默牛见虎,他们是县伯,也是四品的武将,算是中高级将领,因此李超针对性的给他们讲的是战术以及队伍管理。

而如王玄策高侃他们,他们只是七品武官,算是低级武官,李超给他们讲的更多的还是队伍管理以及小队战术配合等等。

今天晚上,李超没有讲课,而是给这些学生们都出了一道题,让他们针对眼前的唐突局势,写一篇自己的策论。

虽然对于王玄策这些七品武官来说,国家战略层面的事情,他们插不上话,但李超觉得可以让他们写写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培养一个优秀的军官,当然也得培养他们的大局意识。

比起武艺技能的注重,李超更注重的还是学识,是他们战略与战术,指挥艺术的培养。一个人再能打,他也不能是个百人敌的将军。但一个优秀指挥军官,不需要能打,凭着指挥能力,却能指挥千军万马。

军队里,最需要的还是这些指挥型军官,需要的是参谋型的军官,最不缺的还是那些能一个打十个的勇士。勇士好培训,但好的指挥难得。

这正是古人所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个将,不是能打的勐将,而是能将兵的大将。

在军中建立参谋处,培养一批参谋军官,这一直都是李超希望的结果。

李超希望有一天,朝廷的武举,能成为真正的军界人才选拔,不问出身,不管是将门子弟还是寒门庶子,那些年轻健康的少年,都能参加武举的童生试,选拔出来的优秀少年,送入少年军校中教导,自小教起。

等他们到十六七岁时,就能进入更高级的军校学习,分科学习,成为专业而优秀的军官。这些军校出来的学生,可以参加各级武举考试,考中了童生,就能入少年军校。考中了秀才,就能进入士官学校,考中了武举人,就能进入军官学校,考中了进士,就能成为讲武堂的学生。

军校加武举考试制度相结合,使得军官成为专业的人才,他们是职业的军人,更是优秀的军人。

看了一会星星,李超转身回帐。

学生们已经写完了一篇千字策论文。

李超坐在案前,翻看着学生们的文章。总的来说,跟着李超时间越久的学生,写的越好,越到点子上。而那些旁听生一样的军中低级武官们,他们写的就一般。

不过一个个观点还很朴实的。

“大家答的都不错。”李超淡淡的说着,下面一群学生都安静的听着李超点评。

“不过你们的策论里表现的虽然非常勇敢,可对于战略的把握却还显得很稚嫩。还有好几个,在策论里骂突厥人背信弃义等等,其实国与国之间,尔虞我诈是非常正常的,讲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总之就是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盟约协议这些都不可靠,记住一句话,协议签订来就是为了撕毁那一天的。而公理和正义,只在我们大唐的铁蹄能踏到,战旗能插到的地方。”

“好战者必亡,但居安思危,忘战必危。你们都是军人,你们就要记住一点,要想让天下太平,靠的不是刀兵入库马放南山,而是让大唐时时刻刻都有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锐之师。”

“突厥的统叶护背弃了我们之间的盟誓,没关系,我们跟他打,把他打到服为止,让他再向我们交一份盟约誓词。”

一群年青的武官们,听李超说出这一句句话,都很激动。

“我问你们,如今形势,敌强我弱,我们要如何守家卫国,保境安民?”

苏定方当仁不让的站了起来,“从战略上来说,我们应当避免在此时跟突厥人全面战争,打起来,谁都占不到好处。但从战术上来说,我们要想避免全面开战,就得先打赢一场。因此,我认为,当此之时,我们首先得设法打赢一场战争就好,只要赢一场,赢的漂亮,就能震慑突厥人,让他们回到谈判桌上来。因此,敌虽强,但只要我们集中兵力,选好战场,在一个我们预设的战场主场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