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相对优势,然而俾斯麦连国王都不是,被解职之后,普鲁士就往腐朽的方向渐行渐远了,哪怕在历史的惯性下继续保持了一度的相对优秀,却已经丧失了继续进化的潜力。而非要说的话,RB明治维新前期也稍微有封建社·会主义的影子,但从明治政府将国有体制下辛苦建立的工业框架白送给财阀起,他们就倒向了资本主义。它们都是在外部压力下,能够持续顶多一代人的社·会主义尝试,但阶级腐朽的本质并不能因此质变。”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结论:封建社·会主义,在现实中,走不通。”
“那么,下一个,社·会民主主义。这同样是起源于一百多年前的欧洲的思潮。最初包含的概念比较广,但在十月革·命之后,成为了非革·命路线的专有名词。这个流派强调透过立法过程以改革资本主义体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至今,在一次次内部分裂中,甚至于有了抛弃阶·级斗争,抛弃了国有化,主张以资本主义为主体的混合经济等等奇葩路·线。在现实中,目前许多欧洲国家的社会党都是这个流派,其中以北欧三国为代表。在高税率下,在平均寿命、失业率、通货膨胀、国债、婴儿死亡率、生活费用、经济增长等等数据上有着优秀的统计表现。”
“然而,事实上,北欧三国的漂亮数据,是建立在作为冷战前沿的中立国的身份上的。它既追求许多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却又提倡对资产阶级妥协,在资本主义划定的议会框架下谋求改革。这样的面孔,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不会希望把它们推到对立面去。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否定资本主义先进性的社·会主义大国,这些小国家的社·会民主主义就还能享受温情脉脉的外衣。可如果一旦形势变化了,它们必然会被国家资本主义生吞活剥,这甚至都不必通过战争——通过金融手段把小国宰割成自己的经济殖民地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在这样的过程中,小国的资产阶级必然会把自己的资本看得比国家利益更重要,甚至主动和外国资本勾结,而那些醉心于议会斗争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能有什么有力的手段去阻止这一切?都不说动用军队暴力了,单单是马克·吐温那篇讽刺经典《竞选州长》就讲出了好多用钱就能办到的套路。换句话说,社·会民主主义想要成功,必要的是资产阶级永远都主动遵守它们规定的纸面上的游戏规则,这和与虎谋皮有什么区别?”
“所以,所谓的社·会民主主义,根本不懂什么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把社会制度的进化当成是过家家那么温良恭俭让,自甘鱼肉而已。归根结底,不过是一个属于精致小国的美丽的肥皂泡。”
嘲讽之后,毕文谦呵呵两声,喝了口水,继续道。
“接下来,国家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文化圈社·会主义,可以说是一种大方向思路的三层不同体现。虽然国家社·会主义目前的主流定义起源于德国的拉萨尔主义,但我这里说的,是更接近于列·宁在1917年首提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广义化以及之后大胡子建设苏联的道路;而民·族社会主义目前的主流定义被冠在了小胡子头上,但事实上Nazismus主义并非单纯的民·族社会主义,而是民·族社会主义向封建社·会主义妥协之后的畸形产物,这一切标志性的转折点,就是所谓的‘长刀之夜’;而文化圈社·会主义,在现实中并没有真正的开始尝试。”
“在德语中,国家社·会主义和民·族社会主义是同一个词语,一方面这很容易在翻译中被人混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两者之间具有相似之处。其实,无论是国家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还是文化圈社·会主义,都有意无意地默认了一个事实:从资·本主义时代向社·会主义时代变革,并不能一蹴而就。全球范围的人类社会太大,无论是19世纪的科技水平,还是20世纪的科技水平,都做不到建立一个全球政权,更做不到让一个全球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体良性发展。所以,不得不遵从客观规律,量力而行:首先,划定一个不大不小的范围,来作为自己的基本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走向社会主义时代。划得太大,会消化不良出现内乱;划得太小,会力量不足,难以和外部成熟的金融资产阶级抗衡;同时,也不能划得太散,那会缺乏凝聚力导致难于组织。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来说,想要满足这样的条件的划分办法,就是国家、民族、文化圈这三个层面。”
“就像我之前说的,国家、民族、文化圈,这三个概念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几乎是一体的。但对于世界上其他多数地区来说,却不是那样,就世界各地的人类文明而言,有可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文化圈本就不多,除了我们,就只有欧洲的古罗马文化圈最显眼。社会主义思潮的诞生于欧洲,由于天然同属一个文化圈,他们的各种流派在实践过程中,即使直接或者间接地提出重复古罗马的荣光,却都不可能直接把整个文化圈作为自己基本盘的划分手段,因为经历了千年分封封建制度的欧洲,实在是太破碎了。”
“结合历史,我们可以试问,为什么二战里德国会失败?除了历史遗留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