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同班同学(上)(1 / 2)

诗意的情感 纪实 3025 字 2018-09-16

同班同学张宝同 2018.8.6

张君和李健是他们这届铁路职工子弟中最有出息的两位同学。两人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在铁路子校上学,一直是同班同学,张君是班长,李健是副班长。高中毕业后,两人都下了乡,又一起在铁路部门参加了工作。他们是同学,是知青战友,又是好朋友。在1985年春节之后,他们这届同学举行了第一次聚会时,张君已在铁路电务段当宣传科长,李健在铁路工务段当行办主任。所以,那次同学聚会,他们两人都是主要的组织者。

之后不久,铁路局在道北盖起了几栋干部楼,两家在选房时就一起选在了五号楼的三门三层。张君家在东户,李健家在西户,是那种六十多平米的两室一厅。从此,两位同学和好友就成了门靠门的邻居,两家的关系也就更加地亲密了。张家包饺子会给李家送来一碗,李家做甜酒也会给张家送来一些。而且,张君和李健都是宣传干部出身,有着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文学。两人常常在一起探讨文学和写作,张君要是看到了一本好书,就会马上把书推荐给李健。李健看到了一篇美文,就会拿来让张君欣赏。两人虽然是单位里的年轻干部,工作很忙,但下班回到家中,依然坚持笔耕写作,也常常有作品见诸报端。

同学之间不只是单纯的情意和友谊,也有相互之间的对比和竞争。过去比的是学习成绩和个人进步,现在比的是职务和成就。但是,这种对比和竞争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情意,相反,却一直在促使着他们不断地奋发努力和进步。

铁路局和站段干部几度调整,张君当上了电务段的书记,李健成为了工务段的段长。到了九十年代,铁路实行大局改革,站段升格,段长书记从正科级升为了副处级。于是,张君被调到了铁路报社当了副主编,而李健成了工程总公司的副总。这时,铁路局又在市中心专门为处级干部新建了一个高档的温泉花园小区,是那种十一层楼的小高层,面积为90多平米,三室一厅。

两家的新房装修好了,就把旧房上缴了,搬到了新房来住。虽然两家不再是门靠门的邻居了,却成了上下层的邻居。张君在五层,李健在六层。两人时常能在电梯里碰面,有时,张君会邀请李健过来聊天。李健也时常会叫张君来家喝上一杯。

可是,铁路报社在北郊的二环以外,而工程公司则在南郊的三环路上。从温泉花园到报社上班要乘公交车,中间还要转一次车,如果途中顺利,四十来分钟就能到达,要是路上堵车,有时两个小时都到不了。可李健因为是在工程单位任职,有自己的专车,所以,上下班都是由司机接送。可是,就是这样,从温泉花园到南三环,没有一个小时是绝对到不了,如果再遇到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回到家里也差不多到八九点钟了。

半年之后,张君嫌单位离家太远,上下班不方便,中午也没有休息的地方,就在单位旁边的北新村小区买了套二手房,也是两室一厅,不过只是60多平米,而且是顶层的六楼。因为刚换过新房,又花了十来万买了这二手房,手头挺紧,所以,只把这二手房简装了一下,就搬过来住了。

这六层楼的二手房虽然不算太大,但也是两室一厅,住着一家三口也算过得去。但最主要的是房子就在单位办公楼的旁边,用不了三五分钟就到家了。这样,张君再也不用在早晚两头挤车赶车了,中午也不用出外找地方去吃饭了,而是,走上几步路就到了家,不但能吃上可口的饭,而且还能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张君就觉得离家近就是好,比那花上几十万买部好车都顺便实惠,因为你就是有部好车,每天上下班还得要耐着性子坐上一两个小时的车。

其实,李健也可以在单位附近买房,他在工程单位,钱挣得比张君多,可是,他看不上这附近的房子。这附近的房子都属于普通的高层,无论设施还是环境都比温泉花园差了许多。他觉得自己是副处级干部,咋说也得住个高档一些的房子,否则就与自己的身份太不相符。再说单位给他配有专车,就这样地克服着困难来回跑吧。

张君把装修一新的温泉花园的房子租给了别人,一家人都搬到了北新村住宅小区。因为不用再起早贪黑地赶车,中午还可以吃顿好饭,睡个午觉,所以,晚上就有充沛的精力可以构思和写作。一年之后,就出了一本名为《踏月吹箫》的散文集。而李健看到张君出的书后,就给张君打电话,表示祝贺。张君问李健是否还在勤于笔耕。李健懊恼地说,“整天是天不亮就去上班,天黑透了才回到家,吃完饭,人就累得不想动了,哪还有心思写作?”

张君一想也就是这样,就说,“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在单位旁边买上一套房子,别再整天把时间都折腾在上下班的路上,毕竟咱们的年龄也都大了,有多大的精力?”李健觉得张君的话有道理,说,“我是想这样做,只是还没找到比较合适的房子。”张君就说,“房子嘛,只要你住进去,就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别太讲究了。”李健笑了笑,说,“那是的。”

李健虽是这么说,但该选什么样的房子,心里还是很有数。不久,他就在大明宫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