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天梯(中篇小说)张宝同
刘三不在家,她媳妇招待了我们。她媳妇是一位不到四十岁的农妇,她正在屋里做饭,见我们来了,就说刘三下地还没有回来,让我们等一会。我们就坐在堂屋里喝着茶。一会,一位十来岁的男孩从外面回来了,见到刘大伯就叫爷爷。于是,我就把那两百元给那孩子。那孩子不要,可我还是硬塞给了他。他就把钱给了母亲。母亲把钱收下了,就对我说,“你好客气呦。”
大概过了十分钟,那孩子把刘三叫了回来。刘三是那种典型的四川农民,中等个头,清瘦而结实,纯朴憨厚,相貌一半像刘大伯,一半像徐大妈。他一见到我,就给我递烟,我摆手说不会吸,于是,刘三就让女人杀鸡。我说莫杀,我还要赶往中山镇搭车回重庆。刘三就让女人快点烧菜。
我对刘三说,“你爸爸和妈妈这一生好辛苦好可怜呢。”刘三对我说,“我晓得,我在山上跟他们生活到了六岁才下的山。山上不但好苦,有时还没得饭吃,要吃野菜,吃树叶,那时我常常拉稀闹肚子,现在一想起来,还感到好害怕。后来,我们都大了,要他们下到山下跟我们一起生活,可是他们还是不喜欢外面的世界,我多次让他们下山来住,可他们还是不肯下山。没得办法,我就常常抽空上到山上帮他们干些力气活。”
说着话,饭菜就做好了。有鸡蛋炒韭菜、烧茄子、麻辣豆腐和空心菜。因为走了大半的路,真是有些饿了,我一口气吃了两碗米饭。刘大伯的饭量比我还好,他竟吃了三碗饭。我想他平时在山上就根本吃不到这样的饭菜。
吃完饭,我要走了。刘三就用两个塑料袋装着烟熏豆腐和石板糍粑送给我。我知道这烟熏豆腐和石板糍粑是中山古镇的名产。烟熏豆腐是把豆腐切成小方块,放到一种特殊的竹子制品上慢慢地熏烤,烤好后豆腐变成焦黄色,用刀从中间切开,再加上调料以及小葱,烧熟后外酥里嫩,非常地美味。而石板磁粑是用糯米为原料,经过蒸、舂、揉、晾、烤几道工序,做成一个个圆饼。在吃的时候,用油锅将其炸至金黄,从锅里盛出来时再洒上白糖,或者将糍粑放到大青石板上,烤热后加上黄豆粉和白糖,吃起来口感柔软细腻香甜。
我觉得刘三家真是不怎么富裕,所以,我坚决不要,说,“莫这样,这些东西在重庆都能买得到,不如把这些东西让刘大伯带到山上让他们尝尝。”可刘三说,“我又不是不晓得,这些东西出了中山镇,别的地方都见不到。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家亲手做的,你拿回去尝尝。我爸妈那里,我也有准备。”说着,便硬是把这两包东西塞进了我的旅行包里。然后,又拿出两个塑料袋装着豆腐和糍粑,放进了刘大伯的背篓里。
刘三把我和刘大伯送出了门。在走到河边的小桥边时,刘大伯跟我分手告别。他握着我的手,再三叮咛,“何时再到山上来呦?”我说,“只要一有空,我就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来看望你和徐大妈。”刘大伯使劲地握过我的手,便跟我挥手告别,然后就走到了桥上。
刘三把我送到了村头的一片空地上,这里有一辆开往中山镇的小中巴正停在路边。刘三过去问司机好久上路。司机说吃完饭就走。于是,我就让刘三回去,自己上到了车上等着。司机过了好长时间才吃完饭,这时,车上差不多已经坐满了人。中巴车摇摇晃晃,停停走走,来到中山镇时,已是下午两点来钟了。在中山镇等车时,我借了别人的手机给我们探险队的队长范志龙打了个电话,说我已经到达了中山镇。接着,我又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我晚上到家,让妻子把晚饭给我准备好。
没过多久,开往重庆的大巴车就开车了。大概到了傍晚时分,我才回到了家。晚上吃完饭,我给妻子讲起了刘大伯和徐大妈的故事,妻子皱着眉头,用非常疑惑的目光看着我,好像我是在给她编造一个离奇的故事。她说,“你怕不是在讲神话故事吧?”我说,“这是千真万确的真实故事,我一点都没有给你编造。”说着,我把相机里的照片拿出来给她看。她把相机里的照片一张张仔细地看着。照片里有人有景,特别是那些山崖石壁上垂直向上的云梯和那些悬崖边上的石梯,让她不能不相信。她就对我说,“我啥时间跟你一起去,好好地见识见识。”我说,“要不,咱们明天春天带着孩子一起去。”妻子说,“那当然好。”
歇过几天假,一上班就特别忙,忙过几天,晚上下了班,我就坐在电脑前开始回忆和写作,我想把刘大伯和徐大妈的爱情故事报道出去,让更多的人知晓这个故事,并从这个故事中体验和回味婚姻与爱情的真谛。如果比较起来,这个故事应该比外国的罗蜜欧和朱丽叶及中国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更加地真实感人,因为那些故事只是年轻恋人们轰轰烈烈,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而刘国江和徐朝清的爱情故事虽然朴实平淡,但却是情真意切,真挚忘我,就像他家门前的那股山泉一般,在绵长温情地流淌着,而半坡头上的那6000多个天梯,则是他们真情相爱的最伟大的见证。
我本来想以此写上一部中篇或是长篇小说,可是,因为单位工作太忙,上完一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