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英语俄语说,林雨桐勉强能听懂,但是李奎,却完全不懂。
林雨桐就跟他说别的:“……嫂子是专业的人才。咱们这将来的这农场,会开展很多的副业。比如说,草料得喂养牲口,很多不适合种地的地方,是不是能养鱼。咱们地里长的草,锄出来,还有地里的秸秆,这都是现成的饲料。牲畜的粪便,这不是就顺便肥地了吗?需要的人多了去了。就需要嫂子这样的专业人才。将来也调过来吧。两口子在一块,这才叫过日子。”
李奎连说‘是’,对于缺粮的人来说,一听说能到这么大的农场去,那就不提什么条件艰苦不艰苦的了。能吃饱肚子的地方,那就是乐园。
这个话题,到这里就止住了。
省城车站到了,得在这里换车。
这一趟是去b京的,得在火车上坐一天两夜。
在车站倒车,倒是没多等。不到一个小时,就换乘了。
能提供的待遇,也就是四个人一个包厢。不安排别人住进来。
火车上,也不存在说有女同志不方便之类的,就这么住吧。
海潮和李奎年纪都大,四爷和林雨桐就叫两人睡下铺。
于是两口子躺下只能脸朝外彼此对视,想伸出来拉拉手,那都是不行的。
这种包厢,是没有门的那种。就是这么敞着,一头是过道。过来过去的,谁都能看见。
车上,乘警在车里来来回回的走,差不多是每间隔十分钟,就会路过一次。
睡,其实可以很踏实的睡的。
该吃饭的时候,四爷也不小气。出差是有补贴的嘛,直接去火车上的餐厅就餐。
在餐厅里只碰到一拨人,应该也是出公差的。两队人各占了一张桌子,吃的东西是没啥可挑拣的。早饭是水煮蛋,黑面面包,一杯用奶粉冲的牛奶。午饭是挂面,一人一碗,没有菜,就是放了点盐,点了一点香油,吃吧。比起外面粗粮都没有的情况,有这细粮吃就相当好了。
至于晚饭,那个没有!
可能车站的领导给打过招呼,人家送来两个苹果两个梨子。
四个人分吃了两个苹果,剩下的两个梨还都没舍得吃。
林雨桐分苹果的时候都是给别人多半,她跟四爷少半。怕人家拒绝,她都是切开后一手拿着小半先咬一口,然后把大半递给别人,叫人想拒绝都不能。
等把小半尝过一口的给四爷,人家是两口子,这个也没关系。
林雨桐就是歉让一下,毕竟水果这东西,如今更是稀罕了。有点吃的,紧着人家,这点态度还是得林雨桐替四爷做。
可就是这一个小小的谦让,叫林雨桐避免了一件尴尬事。
之前在四个人也是吃过苹果的,都是切成小块你一块我一块的,林雨桐也没太在意。可这一人半个了,林雨桐才发现。人家吃苹果是连同果核一块吃的。她跟四爷吃的是少半个,刚好避开中心那部分。只怕之前剩下果核的行为,都被人家定义为浪费了吧。
这叫林雨桐心里暗自警醒。生活上得更注意细节才对。
尤其是出门在外的时候,更得注意这些。
到了京城,这住的地方,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如今的一一五,换了名字了,叫一一五兵|器装备总厂。
它现在是归属国|资|委管,因为重工机械的原因,人家现在升格了,成了y企了。
从书记到厂长,可都是副部级别了。
赵平要求去重工机械,未尝不是听到什么风声,先一步走了。毕竟他的级别可够不上副部。到头来还是得为人家腾位子。与其调离到不知道什么企业的企业,不如自己先找好下家。
估计赵平和四爷想的是一码事,那就是迟早都得从一一五分割出来。
这个农机项目,就是撬开两者关系的一个点。
毕竟,挂在一一五下面,太受制约了。
不过,如今倒是因为一一五成了这么一个新出炉的y企新宠,拿着介绍信,就能在指定的接待单位食宿。
出了车站,想找人接站那是不行的。没到那个级别。
想坐出租?
没有!
唯一能选择的就是公交车。
这时候的公交车,却也还行,不挤。一趟车也就几分钱,可也不是谁都舍得花的。大部分情况都是骑自行车出行,觉得方便。有那坐公交的钱,攒着都能买一辆自行车。除非是走特别远的路,才会选择公交出行。
上了车四爷就跟李奎说:“这事你的记在心里。回去跑一跑总厂,然后去一下市政,得给咱们争取一条公交专线。”
李奎一口应下了:“这事我记下了。肯定尽快给争取下来。”
一个场子几万口子人,好些人老婆孩子都在城里住,有一趟公交至少来往方便。
如今正在修路呢。各种物资要拉,运输能力得跟得上。不光是铁路得继续延伸,就是公路,也得配套的修起来。
公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