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跟老婆孩子说话,然后话赶话的说了些个,这隔窗有耳的……
这事杨主任其实也挺冤。
林雨桐放下手里的东西,“咱们现在那家属楼,建起来到现在多少年了?”
“有五十年代的,有七十年代的,那几年看着也还好,现在瞧着……”尤其是跟周围这眼看建起来的高楼大厦比起来,寒碜的很。
其实建家属楼,真未必就会搭钱进去。
底层都盖高层,其他楼盘对外当商品房卖。钱就赚回来了。
这事可以考虑。
琢磨了琢磨,她当即就起身,找领导去商量了。
钱袋子归政府口子管,她提议说可以盖,那谁会反对。
这事就这么敲定了。
欢欣鼓舞都不足以表达大家的心情,纷纷打听呢,这回是多大的面子,怎么一个章程等等。
林雨桐把事交给一位副区|长,唯一要求的一点就是:“工程标准,必须是表明防震级别。”
防震?
啥震?
地震?
咱这地界,有记载以来,大地震,大到有大伤亡的地震,好像还是明朝的事。
这么一个不是地震频发区的地方,你要搞防震?
咋想的?
这位没多问,意思他领会了,就是这房子得结实呗。
也就是说少弄那不靠谱的建筑公司,得真材实料的盖,得往牢靠的盖。
其实不光是盖家属楼有这个条款,就是之前的纺织城建设,这一条也表明并且画了重点符号。
之所以没人提出异议,就是因为林雨桐在县城的开发区就搞这一套。像是学校医院这些地方,那更是把防震级别当做一个硬性的标准。不达标?对不住!不成!
有那边的模板在,谁都知道这位的做事手法和脾气。
当然了,大家的猜测,跟林雨桐的初衷并不一样。林雨桐是不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就想着,只要把防震这一条,做成模板,做成标准。把他常规化,日常化。过上几年,这样的要求不再是叫人看起来像是奇葩的行为,而是大家所认可的行业标准。
她想,真能做到这一点,她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人嘛,不管是做啥,都免不了人有非议。这标准出来,就有人说了,说林区长是啥都学人家国外的。人家日本地震频发,人家弄那一标准。咱们呢?八百年都遇不上一回地震,却不切实际的照搬人家日本的东西,巴拉巴拉的,批评的声音从来就没停止过。
可谁在乎呢?
清宁就安慰她妈:“我听毛丽说了,他们那边村子里的人都说了,房子当然是结实了好。别管啥标准,总比那些豆腐渣工程好。听说还有地方拿竹子代替钢筋呢。您这样要求没错。”
错没错的,只能用时间去证明。尽力做到问心无愧,仅此而已。
四爷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八月末了,清远回来叽叽喳喳的,爷俩两月算是转了大半个国家。
到家了那是啥公事都不谈,先问老婆孩子。
尽管是天天打电话,吃啥了喝啥了都发短信说一声的,但不在跟前肯定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四爷回来梳洗,林雨桐跟着进进出出,清远在另一边的卫生间洗澡,不时的叫一声:“妈——”
然后发现老妈围着爸爸转悠的特别有耐心,说这个说那个的说的不亦乐乎,他这边是要啥都给取,但就是取完人就跑了。
他就闹不明白了,到底谁更需要她。
林雨桐跟四爷道:“跟你出去了一趟,我看现在洗澡就有模有样了……”
在家里总要人帮忙,现在瞧着自己洗的也挺干净。
也算是孩子成长了。
吃了晚饭,清宁一件一件看他爸带回来的东西,最喜欢的就是少数民族的衣服,苗族的衣服上面全都挂着银饰。母女俩一人一身,换上叫客厅里转悠。
四爷拿着相机,给拍照。
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老公儿子回来了,林区长的心情都不一样了。赵梅机灵的把凡是不好处理的问题都一股脑的搬过去,这个时机最好。
林雨桐一翻开,脸上的表情就僵住了。
清理城中村,扫|黄清理工作倒是做的富有成效。可这里面查出来的东西却有点不好处理。比如赌场里好些都是公职人员,比如抓嫖|娼的接过抓了市领导的几位亲戚,还都是公职干部。
人还在公安局压着呢。
“您看这事……”咋处理啊?
电话打到林雨桐那,结果昨晚手机处于静音状态,而电话线给拔了。
两口子两月没见面了,事办到一半被打搅算是怎么一回事。
反正联系不上自己就找赵梅,赵梅上门找自己也就是一二十分钟的事,真未必就耽搁啥。
大事是没耽搁,可偏就给遇到这事。
不接电话是因为跟四爷办事着呢,可大部分人估计是觉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