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裂变实验,居然一次就成功了(1 / 3)

保护伞核能研发中心的建设速度很快,因为最核心的设备都不是当地产物、在有了政府协助参与后,一座规模无比庞大的粒子加速器订单广而分发,便在全国各工厂里分批开建起来,然后一节节直接运往犹他州阿克雷山区脚下。

粒子加速器是呈环形,铺设在地表之下的,这也就是整栋研究所深挖地底的唯一理由了。完全无需隔壁几英里外的蜂巢那么夸张,但几十米还是需要的,一整个环形占据了几十个体育场的面积,真不是随便什么地方就能建造的。

当然,单纯一个粒子加速器,研究的只能是基础物理,核能物理是要有模拟反应堆设备的,这个爱丽丝当然有考虑到。

粒子加速器也好,模拟反应堆也好,甚至任何实验设备,只要成本足够,造起来一点都不困难。研究员们之所以会把它们当成宝,学术意义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因为,他们基本都只能群领着经费过活的纯学者罢了。

但如果是投资人本身就是大亨,那谁还在乎这些鸡毛蒜皮?

同期,大量科学家也均应召入伍了,在这一方面,爱丽丝-王的先天优势实在出色。她本就是计算机界诞生的技术型人物,然后一步步转型到现在这个阶段,期间和各院校机构的来往始终都很亲密,招募研究员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可以说,多少人其实都在翘首以盼着呢。

只要看看保护伞医药公司的那两套系列药品,如何能不叫物理学家们对今日的项目万分期待呢?

科学成果几乎全是建立在无数个实践基础上的,但偶尔也会有天才首先提出理论,直到后期才有人逐步证实,就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霍金的虫洞理论。爱丽丝现在要做的就是同一项行为,即先凭空提交出理论,再由手下的科学家们将其验证,以节约大量不必要的时间。

拉肯市的规模终于正式开始扩张了,酒吧街属于季节性产物,能让人定居下来才是真本事。现在,它算是迎来这个趋势了。

毫无疑问,当一批批科学家来到市郊两座研究中心任职后,免不了会有许多人选择在拉肯定居。进而,部分完成了工程任务的蓝领阶层,没准也会直接就留在拉肯市里,转而到其他需要自己的岗位工作。知识阶层加入,体力技能劳动者加入,城市的结构雏形就这样被预测出来了,可喜可贺。

当然,这一切变化都需要时间的积淀,此时此刻,爱丽丝正有着太多统筹工作需要处理。

首先,她正在着手制造一款最新最高速的三进制计算机。系统当然是人工智能的hp-001,但时隔不多年,也到了让硬件功能再提升的时候了。她为蜂巢设计的地下机房可是好大一片面积,自没有理由只是把旧货搬过去。她估计着,假设这套新计算机能在九五年落户蜂巢,那么按照它的设计计算力,用到两千年才落伍都算短的。

何况只是落伍,而不是不能用。

同时,她也在绞尽脑汁地想新型的核裂变技术。在不差钱地喝了一堆食用油后,她的确可以操作着少量微观粒子进行裂变反应,但想找到规律定理,仍旧是个漫漫无期的工作。毕竟她眼下起到的作用,也就是个人形的超级粒子对撞机罢了。

实验出结果,然后根据结果找规律,两项工作都不是简单的活。要说她和正往盐湖沙漠运的对撞机零件有什么区别,那就是运行效率更高罢了。正经的各种实验室里,每一次申请使用这些大家伙,都是要高级人员手握大量经费的,而就算是最受重视的国家物理实验室,又有谁能一天2400次地启动机器呢?

爱丽丝是没事,但要是换成那些铁皮家伙,早就老化了吧!?

何况得出结果也只是第一步骤罢了,之后还有的是后续工作呢,也就是爱丽丝脑袋瓜好使,要让普通研究员做对照分析实验,可不就是多少人多少个夜晚吗?讲道理,就算把全美所有核物理学家揽一起,一口气扔出2400个结果分组研究,丫的用一年全分析完都算快的!

所以效率还真的很快,漫漫无期一共漫漫了两个月的时间。时值初夏将至,核能研究所雏形确立,数十名研究员和环形粒子对撞机就位,爱丽丝也把《新型裂变技术1.0版》扔给了这群人。

“这真的靠谱吗?”

加州理工的老教授捧着a4纸,满腹狐疑,但又不敢确定自己的结论:“理论猜测的确很有道理,你甚至写出了一条公式,但除非已经做过几十上百次实验,不然就连模型都很难得出吧?”

麻省理工的另一位中年教授看着文章,眼睛则在不断放光:“值得一试,绝对值得一试啊,这简直就是我琢磨了多少年的最终答案!不对不对,这句话说得太绝对了些,但是王小姐,你的这几个指数填的真是恰到好处,我研究了五年都没能想到,居然可以这么写!”

以上两位教授,都是受聘于另一家核能研究所的资深专家了,是以在被招聘至犹他州后,同样也受到了爱丽丝的重视。像他俩这样的学者,现在整个核能研究中心里有很多,但最出色还是要数他们,当然,现在的整个会议室里,简直都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