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正常的贸易手段从林邑国和扶南国交易粮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之前东晋小朝廷无有缺粮之虞,正是能够从南亚获取廉价的粮食,粮食贸易最兴盛的时候每年的交易额超过百万石。
不止是东晋小朝廷有从林邑国或是扶南国贸易粮食的历史,更早期的时候孙吴就知道西南半岛不缺粮食,孙吴每年也是会从林邑国或是扶南国购买大批的稻米。
要清楚的知道一点,东汉末年时分,交州刺史是所有诸侯当中最富有的一个,可惜的是士燮所待的西南和中原的交通非常不方便,再来是没有多少适用于海航的船只,问题是哪怕这样都还能运输不少粮食交好当时的荆州和扬州。
交趾这片地方盛产粮食是在西汉就被发现的事实,西汉当时一直向西南半岛扩张,为的就是在清缴岭南三郡的时候获取足够军粮。西汉的军队在西南半岛的扩张遭遇到的只是自然环境的限制,除开气候之外还有那条连绵千余里被称呼为长山的山脉。
西南半岛不缺粮食的事实不知道是为什么被中原王朝忽视。这种忽视是到了什么地步呢?到了明初时期,胡惟庸用占城的稻杆蒙朱元璋说是天赐祥瑞。到了野猪皮的“我大清”康熙年间,还有官员拿南洋的稻杆来谎称祥瑞。会发生这种事情非常操蛋,只因为南洋的稻杆要比华夏大地更粗更大,偏偏那些皇帝都忽视了稻穗结果的多寡,只去看稻杆了。
身为汉国的将校,伏伟却是将和平方式的贸易想都不想直接无视。
现如今的汉**事力量无比强盛,面对不服直接就是开干,对上凶悍的胡虏都没有怂,跟着西南的那些土著怎么可能会怂。
“孙吴与伪朝,疆土被蛮夷侵占,竟然能忍下来?”伏伟表示不能忍:“大汉不是孙吴,更不是伪朝,断然没有委曲求全的道理!”
袁芳长久没有回去主大陆,仅仅是知道一些只言片语的信息。他所知道的是,汉国现如今还在多线作战,北方与石羯赵国和慕容燕国已经打了六年,南方清剿各地的战事也没有停止,似乎关中也在进行开战?
孙吴会怂,是他们面对强盛的曹魏军事压力,很难在西南半岛大举用兵,国内的青壮大部分常年当兵,缺失劳动力又想获取西南半岛的廉价粮食,无视掉林邑国是叛臣自立,也选择性忘记扶南国长久不朝贡的事实。
东晋小朝廷的境遇与孙吴差不多,北面有强大威胁,国内世家当道。两者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东晋小朝廷将中原说丢就丢了,西南半岛些许疆土又算得了什么,只要能够享乐,咱就窝着不想去光复什么失地。所以了,不管是西晋还是东晋,当之无愧就是华夏历史上最大的污点,不止是首创胡人统治中原的历史,还有国家艰难时刻的享乐气氛和不思进取。
“本将决议……”伏伟瞅了瞅外面的雨势,捏了捏下巴,说道:“以海上舰队优势,首先对沿海展开攻略。”
武定肯定道:“蛮夷沿海村落不少,几个重要城池亦是靠近通海河流。”
现在的华夏南方,水系交错纵横,导致的是水线交通比陆路交通方便。
西南半岛比华夏南方的水系更多,内陆连接海洋的河流就更多。因为西南半岛植物茂密的关系,大船自然是难以深入内陆,可是小舟并没有太大的限制。
“若是如此,应当进行一些必需的准备。”袁芳是降将出身,觉得不妥也不敢多言,但一些话不得不讲:“此地常年多雨季,时常处于湿润气候,铁器极易生锈,皮革遇水也会膨胀腐烂或是发霉。再则是,密林多蚊虫和毒物。”
说起来可能有点搞笑,但在西南半岛使用青铜还真的比铁制品合适,有鉴于此东晋小朝廷在交趾的驻军常年特地准备了一批青铜兵器,能不选用铁甲和皮甲的时候也绝对不穿。
舰队已经开始在卸货,看忙碌的士卒少有身穿铁甲的身影,一眼看去也就是身穿夏季战袍。他们卸下的货物中,中草药占了绝大多数,除此就是大量的藤甲。
西南半岛的防具使用藤条制品最理想,查阅西南半岛历史的话,甭管是什么国家的军队,列装最多的就是藤甲,像是竹枪之类的也是列装主流。他们不使用铁甲并非单纯的列装不起,西南半岛虽说不是亚洲最大的铁矿出产地,可是并不缺乏铁矿,是像袁芳所讲的那样,没有良好保养手段的时候,铁制品生锈是一个大难题。
防止铁制品生锈有很多方法,简单一些的就是涂上足够的油脂,以现代的生产力油脂当然不会是问题,可是以现在的生产力……人吃的油都不够了,怎么可能用来大量保养铁制品。
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冶铁手段,因为铁容易生锈被称呼为恶金,对于美金……也就是青铜不会生锈感到无比满意。当然了,以当时的冶炼技术,青铜冶炼是发展到了顶峰,作为新鲜物的铁则是存在太多的问题,例如作为兵器太脆太断折。结果秦军一统六国期间依然大部分使用青铜兵器,铁制兵器还得等冶炼技术发展成熟才成为主流。
袁芳后面发现南下舰队是有备而来,携带物质中除开一些治病的草药之外,像是一些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