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搅屎棍”的天然职责(1 / 2)

席卷天下 荣誉与忠诚 3501 字 2016-10-14

百济背信弃义在先,汉部被动反击在后。这个程序怎么也不能给忘了!

人在心理上都有追求复仇的*,要不怎么说哀兵必胜和正义必胜呢?

理亏的一方则是会在心理上处于犹豫和彷徨的心态,干什么都会变得犹犹豫豫。

所以说,追求师出有名还真的是很有道理!

站在正义的一方,再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开战兵力处于弱势一方的汉部士卒士气方面无需担忧,他们武备精良又有心理优势,方一接触就是压着人数占优的百济军在打。

战场之上箭矢交错,士兵的兵器亦是挥舞成了一片,已经确定要军功授田的汉部士卒眼里,百济军就是一个又一个会走动的军功。

百济目前处于半奴隶半封建的时代,有功劳是属于贵族老爷,死人却是要奴仆去死。

没有错,百济可没有平民那么一说,只有管理者和奴仆的区分。他们不分郡县,国内有成千上百个“道”,道下有“邑落”,各由“豪民”管理,邑落内的“下户”,皆属奴仆。

不管是武备配置,还是在心志士气上,汉部这边完全胜于百济,刀盾兵在前,长矛兵拾遗补漏,整个战场态势就没有因为百济人多而占到什么便宜。

斗阿已经砍死了四个百济军,他还有多余的功夫可以停顿下来将首级割下,稳稳当当地系在腰间,导致每每走动就是腰间有四颗血淋淋的头颅跟着甩动。

战场之上割下敌军首级已经成为汉部将士的作战习惯,他们会在每每的迈步中留下身后的一条血路,血自然是来自腰间头颅滴下。

面对那样的敌人,百济军的奴仆兵想不惊心胆颤都不行。他们自认已经够野蛮了(实情),可也就是在战后才会处置敌军战死者的遗体,大多是砍下脑袋做成京观什么的(半岛传统),没想是遇到一帮更野蛮的,竟是战场上就迫不及待割脑袋。

任谁看到腰间悬着己方士兵头颅的敌军都会心生想法,那些头颅很可能就有谁认识,甚至可能是他们的亲戚什么的,有胆子有怒气上去搏命的再被杀掉,剩下的就该是胆小者居多,胆小鬼的退缩再影响到尚余勇气的人,波及就那么产生了。

就是在百济统军将领还想再挽救一下不利的战场情势下,等待左右两翼有敌军像是钳子一般地夹击,百济军没有任何意外的溃败了。

“别杀了,抓人!”

不知道是谁先喊了那么一声,面对崩溃掉在百济军,汉部士卒开始进入了捕奴的模式。

说起来也是挺无趣,汉部与高句丽交战的时候,尽管高句丽部族军也是没有统一制服,可至少协同上面还是有。百济军?不止是制服混乱,连协同能力也是够乱,结果是出现一成左右的伤亡直接崩溃,让战场进入了“垃圾时间”。

“将军请勿以此战结果轻视百济。”公孙白比较庄重地说:“酋长手中有三万王族军,不等等闲视之。”

话讲得明白点就是,汉部击败了一万由部族凑出来乌合之众,真正的精锐没有被汉部碰上。

刘彦没有骄傲什么的。他难道就看不出百济军是乌合之众吗?

事实上与汉部交战的一万百济军,不说制服不统一,兵器上也是五花八门,有正儿八经兵器的绝对不到十分之三,余下拿什么的都有,大部分甚至是手持农具。

两千器械精良又经过长久操练,也是见过血的部队,对上一万乌合之众,打出一比五的胜利,高兴是该高兴,但心生骄傲什么的,真的是大可不必。

一旁的吕泰在冷哼,他才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总之结果是汉部两千面对一万百济军,不到小半天的时间取得大胜。

新的命令的被下达,参战部队开始有配合地进行挤压,迫使更多的百济人投降,尽可能地减少该区域百济的有生力量。

差不多是到傍晚时分,刘彦已经能够看到十来个本方士卒就押着数百战俘回来的场景。

押解战俘的汉部士卒显得极度兴奋,被押解的战俘则是瑟瑟发抖。

百济战俘不全是害怕,看他们身上单薄的衣裳,该是被冻得发抖的成份居多?再看那老实巴交的脸庞,年龄层从十三四岁到四十来岁,说一万百济军是乌合之众真的没有说假。

“接下来就是将这些战俘运回辽1东半岛。”刘彦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随后趁势拿取周边城邑。”

白天一战,仁川周边的部族该是大部分手中的武装尽丧,等于是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城邑防御?

刘彦已经知道周边有多少城邑,只有可怜巴巴的三个,余下皆是村落。有了公孙家族作为“带路党”使刘彦知道更多,例如整个百济其实也就是不到二十个城邑,剩下的不是村落就是寨子,不得不感叹朝1鲜半岛着实是小。

一整个白天不止是汉部这边和百济在打,朝1鲜中部的战事可是激烈得多,似乎是到了夜间战事都没有完全停止?

“他们只有两天的时间,想要在三天之内决出胜负,自然是要更激烈一些。”能从刘彦脸上看出明显的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