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章 舌尖上的华夏(二)(1 / 2)

这个年代,在国际上地位最高的华人家族是韩家,它拥有足够的财力和影响力,在世界舞台上都能够发出响亮的声音,就目前看来这种地位还将继续保持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被其他华人超越。

韩家的崛起本身就带有传奇色彩,如今世界的主流地位被欧美国家白人把持着,这种局面下其他人种很难具有施展开来的舞台,黑人来到美国数百年,期间甚至没有产生哪怕一位具有足够实力的金融大亨,社会的最顶级阶层被无数个白人利益集团给瓜分掉了,他们并不希望给其他人留下位置。

再加上韩家老一辈成员,长期都表露出亲近华夏的意思,因此对方试图请求他们帮忙,提高自己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另类纪录片《舌尖上的华夏》就是在这种局面下诞生出来,韩宣觉得与其用文字告诉西方人,华夏正在发生变化,不如让他们自己通过眼睛看见,纪录片就是很好的题材。

上辈子,《舌尖上的华夏》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很大的正面影响,它之所以能够吸引眼球,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并不单纯只讲述美食,还把美食当做一种媒介,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引起能够令大众热情思考的方面,比如说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甚至是哲学思考,都能够通过这样一部记录华夏美食的影片表达出来。

随着经济文化层面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韩家和华夏之间的友好关系也日益密切,这种友好并不是建立在单方面付出的背景下,而更像是一种互利共赢关系。

比如老爷子帮忙协商解决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期间双方产生的纠纷,作为回报,韩家也取得了一些商业方面的报酬,要不然韩宣也不会轻而易举地,就在企业制度改革浪潮中抢占了先机,拿下包括几家银行、几家国有保险公司在内的企业的大量股份。

曾经去华夏沪市时候,韩宣在和平饭店的房间里,见到旁边太平洋保险公司的招牌,现在他已经是这家保险公司占股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二的大股东,而很多同样试图插手这些巨头企业的外资,则被无情地拒之门外,这就是亲疏有别,即使他出生于美国,但在许多认识他的高层们眼中,其实就像自己家有成就的晚辈一样。

在今年十月份的大阅兵仪式上,韩宣感受到了无比强烈的热情,那感觉简直像是回家,因此不介意花心思多帮忙,整部《舌尖上的华夏》拍摄大纲,都是他在剑桥大学念书期间想出来的……

此时此刻,韩宣继续问外公说:“配音台词一定要设计好,如果太过于东方化,欧美国家居民们肯定听不懂,而太过于西方化,华夏居民也会觉得它是四不像,所以最好设计出两套不同的配音。

播放去之后先看看效果,以前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这长期负面宣传的影响下,美国这边的居民们已经形成了思维惯性,想要改变他们的思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很长时间来慢慢改变,和华夏本身的发展情况也存在很大关系。

这方面我并不担心,只要发展方向正确,在强有力的政府政策引导下,发展速度绝对会超乎人们的想象。

我不打算再回剑桥大学继续念书了,继续下去是在浪费我的时间,等到明年有空时候,我打算去一趟华夏亲自布局,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奠定好未来二十年发展的基础。”

郭穆州很乐意见到一位具有雄心壮志的外孙,令人难以想象却已经是事实的商业成就就摆在自己面前,他从不担心韩宣会胡乱投资,何况在他看来,家族产业的重心依旧会是欧美国家,鸡蛋还是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比较好。

笑着回答说:“我又不是傻子,知道华夏那一套不合适西方,比如你在剧本里写的天人合一,欧美国家的居民们想破头也感受不到那是怎样一种状态,我请人另外写了介绍,虽然台词听起来有些怪怪的,不过他们可以看懂。”

说到敏感话题时候,这对爷孙俩都用中文,身边的其他人完全听不懂,一脸懵呆模样看着他们,韩宣听完后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面朝名叫维多利亚的女性总导演询问说:“我准备好了,现在从哪开始?”

忽然听见这句,维多利亚女士明显有点手足无措,时间真的太赶了,匆匆忙忙被拉来,她一点准备都没有,之前听老板郭穆州询问谁看过当年韩宣主演的真人秀纪录片,她第一个举起了手,然后就被拉来当总导演,对她来说简直像是梦一样,一个天大的机遇突然就砸在了自己脑袋上。

毕竟是负责过很多节目的资深员工,她并不是那种吃干饭的庸才,不然郭穆州也不会选择她来负责,迅速整理完思路,回答说:“你觉得这样怎么样。

上次并没有拍完,所以先拍一段回归节目的介绍,只是简单谈一谈感想就可以,然后我们就正式开拍。

有了介绍,就能够将这次的节目,和上次联系起来,相信依然在等待你继续拍摄的那些人,一定会非常开心,现在你的身份,已经和当时不一样了,我认为收视率绝对非常高,人们对你十分感兴趣。”

“行吧。”韩宣想都不想,说道:“只有一个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