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回归后的长治久安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也是他们如何重视卫雄的原因。
“那我就叫你阿雄吧,连名带姓的叫可不好。”
“就依邓老的意思。”
卫雄微微一笑。
这时,邓老已经把茶泡好了,端着一杯茶放到了他面前,他赶紧做了个道谢的手势,这还是卫弘道教他的。
他端起茶喝了一口,只觉得口齿留香,韵味悠长。
“的确是好茶。”
……
拉了几句家常,见气氛差不多了,邓老逐渐把话转到了正题上:“不知道你对香港回归这事怎么看?”
“当然是赞成的。”
“香港本来就是中国人的地方,回归中国自是理所当然的,只是有些香港人被英国人统治久了,”
“再加上有人刻意散布一些对内地不利的信息。”
“才会有一些人对回归感到忧虑。”
“正是如此,‘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政治方针是我提出来的,未来中-国政府也会切实的贯彻。”
“那些什么**军队会打过去。”
“会把所有富豪的财产充公之类的,完全是无稽之谈,无中生有,依然看全都是英国人搞的把戏。”
“英国人当然不会甘心。”
“未来再搞一些小动作是肯定的,不过我认为总体上应该还是能保持稳定,97年顺利回归不是问题。”
“呵呵,这还得靠香港各界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行。”
“这个邓老可以放心。”
“香港心向内地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
邓老对于卫雄的话显然很满意,脸上笑容始终不减:“我听说你曾在多个场合公开鼓励香港工业转型,”
“其中一个原因是背靠内地市场?”
到目前为止,卫雄觉得邓老说的每一句话,问的每一个问题似乎都有深意,或者说带着试探的味道。
包括现在这个问题。
对此卫雄心里坦荡荡。
就真实的政治立场来说,他肯定是完全倾向内地的,不仅是他自己心里这样想,卫弘道也这样要求。
作为一个思想传统的中国人。
虽然经历过一些灾难和不公,但在大义上卫弘道不会感情用事。
“没错。”
“我对内地的改革开放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现阶段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但是大方向不会变。”
“而内地的10亿人口无疑是最大的消费市场。”
“不要说是高档消费品,哪怕是随便一样副食品乘以10亿,都足够让任何一个商人赚得盆盈钵满。”
“庞大的消费市场就是内地政府最强大的武器。”
“是内需也是出口竞争力。”
“至于香港。”
“香港的劳动力成本太高了。近年来,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逐年下降,而且未来只会更严重。”
“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
“10年后,香港的工业将萎缩到一个相当尴尬的地步,但单靠金融、房地产等产业支撑的经济结构,”
“在我看来又太过脆弱,而且国际竞争力不够。”
“所以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是唯一出路,这也是任何经济体里工业的必然之路。”
“例子有很多,西方国家基本都是这样。”
邓老深以为然的diǎn头道:“你说的没错,这是工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只是想顺利转型又谈何容易。”
“确实不容易。”
“我认为教育水平是其中一个关键,西方国家在二战后能迅速恢复国力,并且在科技方面占领制高diǎn。”
“关键不在于之前的工业基础,而在于全民的高素质。”
“其中联邦德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而香港的公民素质和教育水平相对来说还是较高的,其中很多人,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
“就可以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
“目前香港缺少的就是研发能力,所以我收购了英国几家汽车公司和英国通用电气公司。”
“英国通用电气可是世界有名的。”
“未来内地企业可以跟英国通用电气多多合作。”邓老兴致勃勃的说道,显然对英国通用电气很看重。
这也难怪。
作为英国最大,世界排名前几的电器与电气类公司,英国通用电气掌握的大部分技术都远超现在的内地。
邓老当然会动心。
只是想让英国通用电气与内地企业合作可不是容易的事。
作为英国国防部指定的国防产品供应商之一,无论是技术出口,还是产品出口都会受到政府的监控。
若是合作对象是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
更是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
尽管卫雄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