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过去与未来(3 / 4)

超梦香江 龙断 6372 字 2016-08-28

同时,邵逸夫与三哥仁枚的新加坡电影公司‘邵氏兄弟’亦重拾轨道。后来‘邵氏父子’在港的发展不顺。

邵逸夫回港接掌香港的电影生意。

1957年,邵逸夫以32万元买下‘邵氏父子’的清水湾地皮,兴建邵氏影城,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开始自立发展他的电影事业。

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台合作,创立培训班培训艺员。

至此,邵毅夫迎来了他事业的巅峰。

卫雄,1964年1月17日出生于香港,家中独子,其父卫弘道为著名中医大师。

1985年10月16日发布首张音乐专辑《饿狼传说》出道,专辑上市短短半月,销量便超过50万张。

1985年11月,卫雄用专辑分到的第一笔分红,创立了卫氏电影公司。

1986年2月5日,卫氏电影首部影片《英雄本色》举行香港电影史上首次首映式,并最终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

1987年1月初,卫雄完成对其名下各公司的重组,创立卫氏娱乐集团。

1987年1月末,卫氏娱乐集团旗下卫氏电影公司公布1986年财务数据。

以8.12亿的纯利润成为香港最大的电影公司。

1987年2月,卫氏电影制作的《人鬼情未了》在全球各地相继下画,创下了全球4.6亿美元的超高票房。

1987年7月,卫氏电影制作的《初恋50次》全球上映,首周便取得全美6639万美元的票房。

邵毅夫先生的一生一直致力于香港的电影事业,是他用自己的双手让香港电影带入了有声时代。

也是他结束了香港电影的蛮荒时代,并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而卫雄先生,依靠前辈所创下的优异环境,利用自己无与伦比的才华,在把香港电影带向另一个辉煌……

以上是金像奖之夜的隔天,《明报》发表的一篇社论。

这篇社论由《明报》主席金庸亲自执笔,在社论中还插入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颁奖典礼结束后。

卫雄搀扶着邵毅夫走出会场时,《明报》记者照的。

因为是金庸亲自执笔,这篇社论的影响力自然非凡,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广泛关注。

绝大多数都深以为然,邵毅夫对香港电影贡献和影响就不用多说了。

卫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就算是跟卫雄不对付的人,在这一diǎn上也挑不出半diǎn瑕疵来。

但卫雄毕竟不是圣人,总有缺diǎn。

而当他的缺diǎn被某些人利用时,就成了一篇攻击他的评论。

还是《明报》,但这次换成了倪振的个人专栏。

“昨日突然惊闻华姐冠军李佳欣在华姐决赛之前便已被卫雄包-养,心中既痛,又感到愤怒。”

“所痛的是卿本佳人,奈何作践自己。”

“众所周知,卫雄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其与娱乐圈中众多女星都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他所依仗的不过是自己手中的金钱和权势。”

“有时候甚至会通过一些卑鄙无耻的手段,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可即便是他如此玩弄女人。”

“依然有人愿意飞蛾扑火。”

“就像李佳欣,在明知卫雄种种劣迹的情况下,她仍然只顾着眼前利益,丝毫不动爱惜自己。”

“所愤怒的是卫雄愚弄所有人。”

“在决赛之前的宣传中,‘凤凰之星’是奖励给冠军的最高奖品,所想当时所有12名佳丽都很兴奋。”

“因为她们都有机会获得这dǐng价值连城的皇冠。”

“而公众也都认为决赛是公正、公平、公开的,可事实是什么?事实是李嘉欣你早已被内定为冠军。”

“所谓的最高奖品不过是卫雄用来泡妞的东西。”

“作为一个有身份、有地位、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卫雄为了私欲,如此消费公众的信任。”

“这就是赤-裸裸的愚弄和欺骗。”

……

“混账东西,他还以为我那他没办法了。”卫雄恼怒的把报纸拍在桌上,连另一只手上的喝粥的调羹也放下了。

“怎么了?”

王组贤疑惑的拿过报纸看了起来,不一会眉头也皱了起来,因为这篇所谓评论把她也骂进去了。

“这个倪振也太过分了,他以为他是谁啊。”

“那个倪振又说雄哥什么坏话了。”周蕙敏接过报纸,很快也露出了跟王组贤一样厌恶的表情。

“还真是阴魂不散。”

王组贤本来想说还不是因为李佳欣,但是看卫雄脸上的怒色,话还是没敢说出来,而是换成了另一句:

“倪振说你欺骗所有人,这要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