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新的功夫巨星(3 / 4)

超梦香江 龙断 6486 字 2017-05-02

妮卡问道:“不错的成绩,现在甄子丹人在哪?”

莫妮卡道:“在英国做宣传。

前天晚上在天空电视台录制了一个节目,还要参加几个商业活动,按计划之后还要去德国。

应该要再过一个星期来回港。”

卫雄点了点头:“没什么事,我就是随口问问。对了,你刚才说胡正明介绍的学生已经到了?

有几个?”

莫妮卡把一份文件放在卫雄面前:“来了三个,看起来都是最顶级的专家,这是他们的简历。”

卫雄拿起文件翻看起来。

简历共三份,第一份名叫赵德言,台湾新竹人,今年33岁,戴着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

毕业于伯克利加大,计算机博士学位。

在校期间曾发表过多篇微电子领域的知名论文,三天前刚从英特尔高级工程师的岗位上离职。

第二份名叫理查德·约瑟夫·金。

英国人,今年36岁,同样毕业于伯克利加大,电机和计算机双博士学位,也是英特尔的高级工程师。

离职日期纸笔赵德言早两天。

第三份名叫欧内斯特·罗德里格斯,美国人,今年37岁,与理查德·约瑟夫·金是同班同学。

计算机博士学位。

四天前刚从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教授的岗位离职。

话说自从在纽约意外遇到胡正明后,卫雄就对胡正明产生了兴趣,原来他是想挖胡正明过来的。

还特地邀请胡正明到他在纽约的别墅做客。

可胡正明并没有这个意思。

而是表示会给卫雄介绍几个学生,虽然这是个不错的提议,可无疑极大的打击了卫雄的积极性。

再加上事情太多,回头就把这事放在一边了。

并没有让人跟进。

直到两个月前得到范伟的汇报,他才再次打电话给胡正明,首先当然是再次胡正明发出邀请。

在被婉拒后,顺势提出让对方介绍一些学生。

那次汇报的重点是’电子电气研发中心’,该中心有一个实验室,专门从事集成电路的研究。

组建之初,研究人员全部来自苏联。

然而苏联在电子技术上的落后是世所共知的。

就算理论方面不会比西方差,可集成电路(芯片)是电子产片中最精密,技术难度最高的,

苏联的科研人员短时间内也难有大的突破。

就这,还是因为实验室配备了当前最先进的研发和加工设备,,为科研提供了最好的基础。

苏联解体后,实验室陆续吸收了一些新鲜血液。

但顶级的人才却没有。

这极大的限制了实验室几个项目的研发进度。毫无疑问,引入西方人才已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事。

言归正传。

随后胡正明的确给银河宇航介绍了好几个自己的学生,都非常优秀,在业界都有一定的名气。

但却需要银河宇航自己去说服。

这点无可否非,之后银河宇航的人事部门花了差不多两个月对这几个人进行了解和说服。

赵德言三人就是其中之三。

至于其他人,要么已经明确拒绝了,要么表示还要再考虑。但不管如何,总算是有些成绩。

仔细的看了下简介,卫雄满意的点了点头。

胡正明这个人的确很务实,既然已经答应了就不会随便介绍几个人来糊弄人,每一个都有真才实学。

莫妮卡继续说道:“范总已经跟他们见过面了。

正式的聘请合同明天会签署,然后再把档案移交给技术委员会,范总是想问你还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

范伟是银河宇航的总裁,自然是银河宇航的最高负责人。

卫雄平时并不过问银河宇航的具体经营情况,但银河宇航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却只对卫雄负责。

因此范伟才会这样问。

卫雄沉吟了下,道:“从简历上看,这三个都是微电子方面的顶级专家,却是必须要慎重。

这样吧,让石原智子亲自对他们进行审查。”

莫妮卡点了点,见卫雄没有其他吩咐了,便转身退了出去,卫雄脸上则是露出了思索之色。

右手却不自觉的抚摸万绮雯的头。

所谓审查指的是所有四级以上(包括四级)技术工程师加入银河宇航时必须经过的一道程序。

主要是审查背景和资料的真实性。

由东厂负责。

像这次由石原智子亲自负责肯定得使用一些非常手段,以防他们进去银河宇航是有特殊目的。

其实赵德言三人只是银河宇航发展的一个缩影。

随着苏联解体和苏联科学家的曝光,几乎每天都有各种人才加入银河宇航,有香港本地的,

主要是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等高校的应届和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