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介绍之后,发布会进入了记者提问时间,第一个得到提问机会的记者一站起来就直接发难:
“我想请问黄处长。”
“按照刚才赵督察的介绍,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个案件警方目前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被称为黄处长的警务处助理警务处长脸色有点尴尬。
“也不能说没有进展,至少我们掌握了嫌疑人的大致体型,这有助于我们缩小收缩范围。”
记者追问道:“那警方掌握了嫌烦的作案动机了吗?”
“这个……目前还没有,不过据我们的推测,有可能是卫先生在生意场上的竞争对手雇凶。”
“因为炸弹没有安装起爆装置,说明他只是想给卫先生一个警告。”
第二个记者来自《纽约时报》:“这个案件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负面影响,让人对香港的治安感到怀疑。”
“警方多久才能破案?”
这同样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黄处长的尴尬依旧。
“由于嫌犯的反追踪能力较强,,目前警方尚未掌握有用的线索,因此没办法确定破案时间。”
“但警方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
发布会进行了半个小时就草草结束了,因为警方在记者的追问下,根本就说不出任何实质性的话。
只能是一再的表决心。
这让舆论相当不满,不得不加派警力,增强案件的侦破力度。
主要方式是加强对街头、各种娱乐场所、外来人员主要聚集区和各个贫民区的巡逻与搜查。
以及加强海关的安检。
这天,香港启德机场,一个年轻的警员腰配手枪站在一个安检门前,眼睛不时从过往旅客脸上扫过。
上面已经下了死命令,半个月内必须破案。
因此他们都不敢大意,认真的执行自己的任务,凡事看到与嫌疑人相似的男子,都会请到一边仔细辨认。
如此虽然引来一些旅客的抱怨,但倒也还配合。
“嘀嘀嘀……”
突然一阵急促的警报声传来,年轻警员连忙转过头去,警报声是从行李安检器上面传出的。
只见另一个警员正从行李安检器上拿下了一个行李箱。
意识到有情况,年轻警员立刻一手放在腰间的手枪枪柄上,神色戒备的看向面前的几个旅客。
“这个行李箱是谁的?”
此时站在年轻警员面前的有两个人,一男一女,年龄都30岁左右,看外貌,男的应该是东南亚人。
两人都刚接受完身体安检。
男的有点莫名其妙的问道:“是我的,怎么了?”
“请过来。”
这时,有另两名警员跑了过来,其中一个看起来职务最高的,仔细打量了下男子,眉头微微一皱。
然后朝一边示意了下,那个行李也已放在那边。
男子依言走过去,似乎是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他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怎么了,好好的。”
“我们怀疑你的行李箱里有违禁物品,现在需要开箱检查。”
职务最高的警员说完,朝年轻警员示意了下,年轻警员立刻蹲下,打开行李箱,都是些衣服。
男子脸上露出了紧张的表情。
也不知道是不是行李箱里真的有违禁物品。不过话说回来,即便行李箱里没有任何违禁品,
被警察这样包围着和搜查,哪个普通人不紧张?
“手枪!”
年轻警员拿开上面的几件衣服,一把小巧的手枪猛地映入了他眼帘,忍不住张口惊呼出声。
“不许动,抱头蹲下。”
周围早就戒备着的众警员立刻拔出手枪对准男子,整个安检点的紧张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顶点。
而海关人员则是紧急疏散旅客。
同时,更多的警员从各个方向迅速支援过来,很快就在这处安检点周围形成了一个隔离圈。
男子一脸懵-逼的包头蹲下。
似乎是被吓傻了,过了几秒钟才回过神来,惊慌的说道:“那把手枪不是我的,真的不是我的。”
“不许动。”
职务最高的那个警员再次大喝一声。
年轻警员继续搜查行李箱,很快又发现了一样东西,一本看起来很普通,只有巴掌大小的笔记本。
然而这本看似普通的笔记本,里面的内容却不普通。
记录的全是卫雄几点上班,几点去哪,走哪条路等等,看着这些信息,那个职务最高的警员当即就兴奋了。
他意识到逮到大鱼了。
“这个笔记本也不是我的,这两样东西都不是我的,你们要相信我。”男子惊慌失措的解释道。
但是很可惜,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现在我们怀疑你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有关,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