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这位大人,陛下方才所说的王玄策是什么样的人物?”卢象升、王洽乃是饱读诗书之人当然久闻过王玄策的大名,而俞咨皋等武将虽然不一定读过多少书,可军校中也开有战史一课,他们在这里也曾听说过王玄策的事迹,在场的唯有希斯罗弄不清楚,他能够学会大明官话就已经很厉害了,至于史书还来不及学习。
“这位王玄策大人乃是我华夏约莫八百年前的一位名将,他受唐太宗之命出使天竺,却遇到天竺大臣阿尔裘那篡位,将王玄策投入大牢,王玄策设法脱离后孤身来到吐蕃,向吐蕃和尼泊尔借了数千兵马,随即返回天竺,以数千兵马攻破阿尔裘那数万大军,并将其拿回大唐献于唐太宗面前,我华夏史悠长。名将辈出,但像王玄策大人这样‘一人灭一国’的却也不多见。”好不容易遇到可以向外国人宣扬我华夏光辉的机会,礼部官员当然不肯错过,他立刻神采飞扬的将王玄策的事迹讲述了一遍。
“这位王玄策将军真是不可思议啊,这天竺可是如今的印度?”希斯罗连忙问道,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已然明白了李悠将这艘战舰命名为王玄策号的原因,卡那里这位皇帝陛下已经将印度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了,他纵然心有不甘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在西班牙和荷兰人被击败之后,东亚和南亚一带已经没有可以阻挡大明南方水师的力量了,欧洲诸国又打得火热,短时间内根本抽不出力量到亚洲来,而印度本土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抵挡大明的军队,那么就竭力配合大明的印度行动,好为公司谋取更多的利益吧。
“陛下,您是有意天竺?”卢象升等人也明白了李悠以此命名的原因,连忙追问道,而俞咨皋则有些舍不得这艘战舰离开津门,但是他也知道如今北方水师的敌人已经被全部清除,无论是倭国还是朝鲜,都对大明无比恭顺,看来短时间内北方水师是没有机会打仗了,像这样威力巨大的战舰留在北方也是浪费。
“是的,水师在击败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之后,已经控制住了大明到天竺的航道,相较于交趾、暹罗等国,天竺疆域更广,人口更多,物产更为丰富,也只有天竺方才能够吃下我大明产出的许多货物,从而养活那些做工的大明百姓。”宋应星主持研发的各种新型器械逐渐在大明推广开来,一座座新的工坊也建立起来,这些工坊吸纳了许多失去土地的百姓,让大明境内的紧张局势得以舒缓,但是这些工坊所生产的货物终究需要市场,除了大明国内的市场之外,这些商人也将货物运送到倭国、朝鲜、交趾、暹罗等国销售,当然也少不了和泰西诸国的交易,如今乍看起来这些商品大都是供不应求,但是李悠却知道,如果拿不下印度,用不了多久向这些国家的出口数额就会到达瓶颈。
“可天竺毕竟是一方大国,且西北西南道路艰难,恐怕主力还是得走海路,如此以来需要多少船只才能将数十万大军运到天竺?”卢象升顿时感到压力山大,按照之前收集到的情报显示,天竺也是个领土广袤、人口众多的国家,想要灭亡天竺这样的大国,非得派出书十万兵马不可,可如此以来却又超出了大明现在的能力范围。
“不妨事,朕并非是急于打算灭亡天竺,而仅仅是逼迫他们通商而已,所以用不了数十万兵马,只需派出几万兵马就够用了;何况这天竺人的性格怕是卢将军所想的大不一样,这个国家啊,一向不怎么喜欢反抗。”纵观天竺的史,就是一个不断被异族征服的过程,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确定了种姓制度,亚山大打到了旁遮普,要不是马其顿军队思乡厌战,这里或许还会成为亚山大的国土,匈奴人在印度北方横行无忌,突厥人陆续入侵印度,并在其地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击灭德里苏丹国,建立了莫卧儿王朝,日后他们又会成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
既然他们能够接受雅利安人、契丹人、匈奴人、突厥人和英国人的统治,那么也一定可以被大明所征服,“正好英吉利的使者来了,等此事结束之后就将他召入宫中,详细打听一番印度现在的情况吧,到时候卢将军想必会大吃一惊的;料想这一战怕是要比攻打建奴和平定倭国要轻松许多,说不定连击败林丹汗的激烈程度都赶不上。”
三日后,李悠返回京中,果然如同他所说的那样,在听取了希斯罗对印度的介绍之后,卢象升等人全都大吃一惊,他们却是很难想象还有这样的国度存在,最后只能感叹能够诞生佛教的民族果然不一般啊。
“卢将军和五军都督府的诸位都好好考虑一番该如何攻打天竺吧。”这次俞咨皋和郑芝龙也进入了五军都督府中任职,李悠此举乃是为了扩大水师在大明高层的影响,可以预料的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水师的地位都会不断上升。
而且大明和各藩属国的练习越来越密切,海外殖民地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现在光依靠礼部已经很难管理这些事务,所以李悠琢磨着正要开设一个新的衙门专门管理这些对外事务,理藩院的名字听起来似乎不错,今后礼部就专门负责国内事务好了,这些涉外的事物就交给理藩院掌管好了。
“不过在此之前诸位还得先办好另外一件事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