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 瞬间爆发(1 / 2)

远征欧洲 鲇鱼头 3428 字 2016-11-17

其实对于很多外籍军团士兵来说,他们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心理隐患。

这就是没文化的好处,读书读得多了才会胡思乱想,“屠狗辈”们的思想会相对单纯得多。

其实兰芳一直没有停止对士兵们的教育,各种夜校、补习班也是广泛存在,但对于很多士兵来说,能够认几个字,在写家书的时候不至于有求于人就已经足够,很多士兵对于文化的理解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次,因此让他们考虑杀戮和人性之间的关系那就有点勉为其难。

黄励还是没大意,在兰芳军中,可以说如果论起面对土著的经验,没有人比黄励更丰富,所以黄励也更加小心翼翼,别看黄励平时表现的五大三粗,但那并不代表黄励就没有细嗅蔷薇的时候,当大战即将开始的时候,黄励还是做到了一名指挥官应该做的事。

“小伙子们,都准备好没有?”最外围的碉堡内,黄励刚进门就大声招呼。

这是一个符合兰芳《步兵操典》标准的半永久工事,底部用粗大的圆木作为基础,优质钢材做成的龙骨作为支撑,顶部的圆木之上还有使用防护网包裹住的沙袋,防护网上使用了树枝作为伪装。

碉堡内大概有六七个平米,狭长的射击孔可以覆盖碉堡前的大部分区域,这样的一个碉堡有六个人驻守,两名机枪射手、两名副射手、两名步枪手,他们拥有的武器是两挺20式轻机枪、四支m-2式步枪,两把或者是六把手枪,以及数不清的子弹和手榴弹。

兰芳军队对于手枪的装备不加限制,原则上说,士兵们上战场的时候想带多少带多少,兰芳军部负责九毫米子弹的供应,但并不负责枪支供应,所有的随身武器都由士兵们自己准备,大部分士兵们使用的是m1911,这种手枪兰芳军部已经获得了生产许可,再把携弹量从七发提高到九发之后,这种手枪成为兰芳军队的制式手枪。

“准备好了!”看到黄励进来,六名小伙子全部直挺挺的立正敬礼,声音里饱含对战斗的渴望。

小伙子们的确是做好了准备,就在黄励到来之前,两名机枪手正在检查备用枪管,“勘探队”里的每挺机枪都配备了三支备用枪管,原则上是随枪配备两根,一根备用,这一次因为面对的敌人较多,预计的战斗强度比较大,三根枪管都已经全部配发下来,现在这些枪管都在射击位旁,就在副射手触手可及的位置上,一旦战斗打响,可以保证副射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更换枪管。

除了更换枪管,副射手还有负责更换子弹,就在备用枪管旁边的弹箱里,十几个97发弹鼓都已经准备好,这差不多能供应一挺机枪持续半个小时左右的点射。

碉堡里的步枪手在非战斗时间的任务就是和副射手一起往弹鼓里压子弹,等到战斗打响之后,如果机枪手出现伤亡,步枪手要随时准备接替,还要准备好手榴弹,如果敌人靠近机枪碉堡,就是步枪手的手雷发挥威力的时候。

就在这个机枪碉堡里,已经准备好了15箱子弹,按照兰芳军队制式的每箱1600发子弹计算,光是这个机枪碉堡里储存的子弹,就足够干掉一半聚集的马达加斯加人。

当然了,在实际作战中,100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就算是不错的成绩。

听上去有点效率不高,实际上这已经是个很不错的概率。别以为装备了机枪就会大杀四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没有相关统计不知道具体效率是多少,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平均要近20万发子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就算是公认单兵素质最高的德国人也需要两千多发子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

所以说如果外籍军团能做到100发子弹消灭一名敌人,那已经是效率奇高。

“非常好,请稍息。”黄励对小伙子们的精神状态表示满意,拍着距离碉堡门口最近的士兵肩膀笑呵呵:“你们的位置是咱们防御圈的最外围,会最先遭受到那些土著的攻击,怕不怕?”

这个临时营地的结构是一个半环形防御阵地,依托着营地围墙,外围有一圈碉堡,黄励所在的这个碉堡就是最外围的哪一个。

“不怕,请将军放心,那帮土著只要敢来,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士兵们战意十足,挂上士军衔的班副代表回答。

“上士”在兰芳的军衔体系中处于士兵的第一等级,其实“上士”上面还有一个“军士长”,但“军士长”都是由资深士兵担任的,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提升到军官位置,但享受的待遇并不低于“尉”级军官,甚至对于部队的重要性而言,“军士长”的重要性是要高于低级军官的。

在整个“勘探队中”,只有两名“军士长”,这两位军士长在“勘探队”中的地位就仅次于黄励和吴青,比普通的连排级军官都要重要。

“很好,牢记你们的使命,记住咱们外籍军团的荣誉,永不后退!”黄励非常满意,士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是!永不后退!”所有的士兵都用最响亮的回答表达决心。

马达加斯加人没有给黄励太长时间,只巡视了不到一半的碉堡,远处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