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沼泽区意味着安全,大量的难民涌入这里,我估计这一切正是柳得巴廖夫长期的对四周的不间断广播,起了奏效!”福明如此猜测道。
德军也是苦于各路游击队的骚扰行为,今天杀一人,明日伤一人,各个占领区都是如此。如此伤亡,德军叫苦不迭,更糟糕的是游击战造成的恐怖气氛。德军因而一再加强对游击队的清缴,几乎所有的村庄都被怀疑,以至于系统性屠杀频频发生。
这些杀戮正,加上长久的广播宣传,力量薄弱又不忍德军暴虐的农民,开始尝试逃亡。
人们坚信,只要跨越了沼泽地的烂泥,就一定能找到传说中的安全区,那里正是德军占领下苏联仅存的硕果。
安置在鲶鱼村的难民每天都在增多,其中还有一些中年男人,因为战争之初他们不在征兵男人因而没被征发。家园被焚烧,亲友被杀害,难道因为年纪大了就选择隐忍?
众多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果断站了出来,自愿入伍。
但是福明从来没有计划把他们仅仅当做民兵来用。“其实即便是四十岁的人,依旧受得了高强度的训练,除非这个人年逾六十!我们现在不缺乏武器,缺乏的正是士兵。但是要把农民训练为军人,这需要很多功夫。他们不仅仅需要体能训练,打靶训练也是重中之重。这些人真正成为军人,我认为最快也得一个月。”
这件事杨明志并不意外,其实最好的兵源应该是18岁到30岁的青壮年人群,可惜这些人员不是战死了,就是在德军的战俘营。比亚韦斯托克口袋扎进后,包围圈内的部队只有诸如284师残部的极少数部队成功突围,另外的突围失败,还有三十万人被迫投降。
这些人大部分是年轻的白俄罗斯人,想来这个国家的人口七八百万,18岁到30岁的青年男子能有多少?
敌后作战,让一群中年男人上阵,搞不好这些人很多还参加过苏俄内战呢!真是悲哀,他们在那场战争没有死,搞不好就死于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