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龙一进南京农科所,说明来意后,对方也不含糊。
早稻品种?要了!中稻品种?要了!晚稻品种?也要,耐旱的耐寒的统统要!
此时我国新研制的杂交稻,已经是第五期超级杂交稻了,亩产突破1200公斤,放在明朝也许产量因为各种原因,达不到这个要求,但是亩产千斤左右。朱子龙还是有信心的!
以朱子龙的了解,明代南北方亩产加权平均后的产量,是每明亩生产2.31明石原粮。
明代的一亩相当于现在的0.9216市亩,相除一下,得到明代的亩产量是平均每市亩生产原粮343.424市斤。
“洪武元年有司奏,定处州七县田赋,亩税一升。”
可以说,明朝的百姓活的很艰难,很艰难,是时间让科学第一生产力来拉他们一把。同时,给自己壮大点势力了!
拿出计算机,朱子龙算了下。
自己有明朝的田地万亩多,每亩需要杂交水稻1-1.5公斤种子,杂交稻种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0-40元不等。
算上最好的那种,50元每公斤左右,一亩光种子加上一些其它成本,大概是一百元人民币。
一亩百元,十亩千元,百亩万元,千亩十万,万亩百万,为了备用,以及怕穿越时损失一部分。多准备一些,购个五百万元人民币的种子回去,第一期应该够了!
下一分钟,对面的科长一听朱子龙要的量这么大。
当场吓了一跳,心想难道是国内哪一个省份的种粮大户,要全面改种水稻吗?
要这么多种子!水稻种子是有保质期的,今年不种,明年你当饭吃吗?不过话说回来,卖货的还怕人家买得多不成,天底下没这个理,只要你想要,管够。
最后一番讨价还价下来,种子公司以优惠八折的价格,将这大批水稻种子成交,另外,外加转让三个品种的高产小麦良种培育技术。
皆大欢喜的双方达成了全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