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甚至于官职。
只是,当朱子龙在大明周报上,把这事大概的这么一说后。
结果,在读书人里同反映很大。
有人说朱子龙抬高商人的地位不合礼法,有人说他破坏大明祖制。各种说法简直就是,说的满天飞!
就算朱子龙把皇帝拉出来当挡箭牌,说是帝心如想,似乎也不能全面的压制下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排在了第一位。礼法在大明是很重要的东西!
加上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就摆在那里。
千年的习惯成自然,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总不能为这事,大开全面杀戒吧?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士就是公务员,统治阶级的一部分,放首位,农是农民,民以食为天故排第二,工就是手工业者,靠手艺营生,在古代简单的生活中只起到些点缀作用,不像前两者关系政权存亡,排第三。
最后就是商人,自身不从事生产,靠赚差价,弄些小聪明赚钱,所以古代商人被看不起,故最后!)
-
做为一名后世的新中国人,朱子龙在不能大开杀戒的同时,也深知立国之道。
实在不行,也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嘛!
后世那么困难也过来了,在明朝,死人都不怕,死死就习惯了,还有啥不能摸河的?
旧阶级们要搞事,那就随他们搞。你们搞你们的,我搞我的。
到最后,还是用拳头收尾。
人的命只有一条,只要枪干子在手上,到时候枪打出头鸟,杀一儆百就是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