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辛德拉教廷的枢“命运大神殿”坐落在寇拉斯堡市区央,教堂高耸入云的尖顶在夏日午后灿烂的阳光下折‘射’出令人目眩的白金‘色’泽。.: 。请(品书网)看最全!的小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座雄伟神殿的地下室还有一处终年难见阳光的牢房,牢房外的壁灯恒定着“不灭明焰”,然而魔法光辉被“反魔场”隔断,无法照入囚室。
年轻的培罗牧师维特小心翼翼的捧起烛台,朝办公桌那边挪动了一下,好让正在伏案抄写的老师看清报密密麻麻的小号字体。
“老师,您先休息一下,喝杯茶,我帮您抄一会儿。”维特轻声说。
菲利普抬起头,摘下眼镜,‘揉’了‘揉’酸胀的眼睛,默默接过维特递来的茶杯,起身离开书桌,在狭小的囚室来回踱步。
长达三年的囚禁生涯,使这位昔日的远东行省总督兼大主教阁下清瘦了不少,常年不见阳光的面庞呈现出病态的苍白。
维特接替老师的工作,继续摘抄报登载的数据,将长篇报道浓缩成简短的摘要。菲利普自从获得阅读书报的权利那天起开始从事这项工作,失去自由之身,他只能通过各种报刊间接了解远东大地发生的种种变迁,三年来光笔记积累了一尺多厚。
自从远东独立建国,鲁道夫·寇拉斯加冕为王,奉辛德拉教会为远东国教,培罗牧师在这片土地成了不受欢迎的异类。昔日的培罗大神殿如今已经换了招牌,改为命运大神殿,培罗神学院先是被寇拉斯政fu征用,改建为辛德拉神学院,不久前又在神学院的旧址大兴土木,扩建为“国立寇拉斯堡大学”。至于原本生活在大教堂和神学院的培罗牧师,几乎全都选择返回亚珊帝国,只有维特坚持留下来,得到罗兰王子的特别通融,允许他出入地牢照顾老师。
维特摘抄完今天出版的《祖国日报》,搁下鹅‘毛’笔,‘揉’‘揉’有些发酸的手腕,转身望向伫立通风窗前、略显驼背的身影,忍不住提出一个藏在心里很久的疑问。
“老师,您抄录这些新闻报道,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菲利普由沉思回过神来,转身向年轻的学生笑了笑,平静地回答:“没什么特别的用意,只是消磨时间。”
这个答案使维特感到失望,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维特,往后你不用整天往我这里跑,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里不如四处逛逛,免得荒废了青‘春’。”
“您可别这么说!”维特慌忙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服‘侍’老师是我唯一的使命,怎么能说是‘浪’费时间。”
菲利普无奈地耸耸肩,“算了,不说这个,今天报的头条新闻你也看到了,寇拉斯政fu宣称远东农业再次喜获丰收,国有农场的小麦平均亩产量高达600磅,你觉得这数字可信吗?”
维特迟疑了一下,慎重地回答:“我曾按照老师您的吩咐,‘抽’空去城外的农场实地考察,根据我的观察,寇拉斯政fu的报道应该不会太离谱,当然,我不能确定其它农场的收成也有那么好。”
“算打个折扣,按照平均亩产400磅计算也是相当了不起的成了。”菲利普抚‘摸’着‘花’白的头发,叹了口气,“我在远东主政二十年,任内也曾千方百计的促进农业生产,然而始终成效不大,只凭这一点不得不承认,寇拉斯父子这三年来在远东干得不错。”
维特深以为然地点头,“我接触过的远东人,无论从事哪行哪业,几乎都对寇拉斯政fu赞不绝口,可见人们的日子的确是从前好过多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当初不是克劳茨将军冲动误事,老师的改革计划得以在远东顺利推行,寇拉斯父子不会有今天的地位,远东人的生活水平也未必不如现在。”
菲利普哑然失笑,拍了拍维特的肩膀,“机会错过是错过了,对已经发生的事做假设只能表明自己输不起,往后不要再说这种孩子气的话。”
“可是……”维特还有些不服气,“如果老师将来能够获得自由,还会坚持当初的改革道路吗?”
菲利普沉‘吟’许久,重重的点了下头。
“我会的!囚徒生涯没有磨灭我的斗志,远东这些年的变化加强了我的信念——帝国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改革,要么亡国!”话一出口,他自嘲的摇头,“不说这些了,纯属幻想!”
这时走廊传来脚步声,两条身影并肩出现在牢房‘门’外。伴随着一声轻响,‘门’锁开启,寇拉斯父子走了进来。
菲利普回头望向这两位不速之客,不由挑起眉梢,‘露’出诧异的神‘色’。
“老朋友,我们又见面了。”鲁道夫满面‘春’风的迎来,不由分说给了菲利普一个热情的拥抱。
“先等等!”菲利普推开鲁道夫,毫不掩饰脸的戒备,“你什么意思,又打算耍什么‘花’招?”
“只是来探望老朋友而已,你别把我想得那么坏。”鲁道夫委屈地摊开双手。
“收起你那一套‘花’言巧语!你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菲利